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老听别人说车联网,那到底是什么鬼?|科普帖【图】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虽然整天听到别人说起“车联网”,但对于车联网到底是什么却晕乎乎不知所以然。今天,车图腾美少女菲儿就给大家简单科普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菲儿
本文首发于车图腾,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今,在万物都能够“发生关系”的物联网世界里,手机、电视、电脑、冰箱……生活中所有可以想到的终端设备都可以互联,你只需动下手指就可以随心掌控所有的设备了。那么,当汽车遇上互联网,又将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今天菲儿就跟大家通俗地科普一下那些大佬们都在说的车联网到底是个啥?
所谓车联网,洋气点讲就是“Internetof Vehicles”、“connected car”神马的,就是利用全球定位导航、车对车交流、无线通信和及远程感应技术,将汽车内部,车跟车之间,汽车跟移动终端之间,汽车跟道路之间,汽车跟服务之间,通过互联网有机地连接起来,实现大范围、大容量数据的交互。
通俗一点地来讲,就是将汽车接入开放的网络,进而解决驾驶过程中的各种痛点——例如实时共享天气、路况、交通等信息,实现驾驶过程中同其它终端的实时互动,实现对汽车的远程操控,通过语音指令进行人车互动,基于实时交通数据规划最优路线等等,是不是有点像钢铁侠里逆天的贾维斯系统?没错,它已经离我们不远了!
不过要真正实现车联网,需要处理的数据量,有待攻克的技术难题还真不少。当然,概念说的再牛,对于普通车主来说,还是实用、便利更重要。那么,车联网能为车主带来哪些福利呢?在菲儿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联网的车辆接入在线娱乐、社交、支付等应用,能够增添乐趣和便利。
这方面,国外有苹果的Carplay,谷歌的GoogleProjectMode,国货有百度推出的Carlife,腾讯的趣驾WeDrive等等。通过手机同车辆的智能互联,将多屏一体的概念从手机、Pad、PC端延伸到车载终端——手机上的各类APP、通讯录、收藏的歌曲、网络电台等能够无缝同步到车机上。那是怎样一种感觉呢?你可以把车想象为一个超大屏的智能手机,可以用来听歌上网聊天视频…
近期宝马推出的未来百年概念车,可以在无人驾驶状态时,把整个前挡风玻璃都变成大屏幕,想看电影看电影、想玩游戏玩游戏,相当赞!
当然,如果只是简单地复制手机的功能,也算不上什么大阵仗,更智能的人车交互才是王道。车主可以对车辆做出例如远程唤醒、语音及手势操控等,简直不要太帅。这一点很多品牌都已经做到了,并已经在部分车型上进行了应用。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对于搭载语音识别技术和自然语言学习技术的车辆,车主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拨号、收发微信等,以后各位司机再也不能用“宝贝我刚才在开车”之类的万用句式来应对老婆的“查岗”了…
当然,这个语音识别也还是挺有些难度的。要机器完全听懂中国各地的方言真的很困难,记得某年春节,网上有段山东大哥和车机的对话笑喷了很多人。所以,语音识别主要还是以普通话为主。
再者,车联网为车辆配备了“智能管家”,可以实现对车辆油耗、车辆性能、驾驶行为等方面的实时监控,提前告知你可能存在的故障风险,让你提早预防,同时纠正你的一些不良驾驶行为。
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有安吉星OnStar、腾讯路宝盒子之类的。更加贴心的是,通过分析联网车辆数据、用户数据等,能够实现提前预热车辆、关窗、开关灯等车辆控制。比如到了夏天,想必大家最头痛的就是一开车门涌过来的滚滚热浪吧?目前一些车联网产品,例如百度的MyCar等就可以智能地分析出你的出行时间和当前状态,在你惯常的上下班时间到来以前,智能地启动汽车空调,保证你一进入车辆就有酷爽享受。
对于菲儿来说,开车最大的痛点就是:堵!堵!堵!而车联网则为车辆装上了“大脑”和“眼睛”,前方车辆能够将“看到的”拥堵、施工、事故等信息分享给其它车辆,“大脑”再通过分析这些实时路况信息,为你计算出最适合的出发时间和路线。
比如,明早想要准时到公司打卡,但又不想太早出门,车辆会根据实时的交通大数据进行分析,为你量身定制一条最优线路,并给出最佳出行时间建议,途中你不但可以躲避拥堵,还能路经平时最喜欢的早餐店。
再比如,前方有大型车辆时,司机的视野就被阻挡了,但传感技术却能够通过电波感知到风险,而如果从视野外突然开出来一辆车也可以提早判断,躲避危险。
同时,道路上的每一辆联网汽车还可以变成一名“电子警察”,遇到可疑的行为将会启动报警,并将影像证据上传至“有关部门”。这些一旦实现,想必今后“碰瓷”就会销声匿迹了。
(车辆网、智能汽车未来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