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影响OEM和TSP决策的十大车联网新趋势
总之,我们现在身处一个充满巨变的时代,必须去留意新科技、新方向和新的商业模式,否则我们不但不能创造价值,还会被新事物所淘汰!
差异化和个性化的服务。这个在前面的文章中讨论过,是目前我们产品和服务的一个大的短板,此处不在多废笔墨。
互联网巨头们的敲门。从Google到苹果,再到国内的BAT,国内外这些互联网巨头在车联网上面的投入和影响是越来越大了。而车厂们,越来越多的也在支持CarLife和Android Auto,上汽更是直接和阿里成立了合资公司,专攻车载增价业务。似乎不管是车联网还是自动驾驶,车厂背后几乎都有这些互联网和科技公司的背影。很难说在未来这些公司会对车厂施加多深的影响,或者说会如何颠覆车厂的价值。但不容质疑的是Uber、Airbnb、Netflix这些公司对传统行业真的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怪不得杰里米·里夫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书中大胆的放言:未来大部分产品和服务将是免费,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同样重要,使用权胜过了所有权,可持续性取代消费主义,合作压倒了竞争, “交换价值”被 “共享价值”取代,人类将迈入类似“共产主义”的新经济社会!
全球化。国际OEM早已开始全球布局,但中国的车厂这几年势头正劲,BYD的电动车销量已经是世界第一,长城、长安、吉利等也在积极走出国门。由于全球未来政策化的利好(欧盟已要求所有车厂在2018年12月31日开始标配eCall,俄罗期或效仿)我们的车厂在走出去的时候,也要考虑全球化的布局。车联网业务牵扯面太广,找到一家有全球运营能力的TSP至关重要。另外,像Jasper这样的中间商的价值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凸显出来。
统一用户窗口。目前OEM的CRM业务和车联网业务基本还是独立的单元,两者或都有呼叫中心,但有明确的分工而没有形成统一的用户窗口。如果再算上售后、市场(Marking)、销售(Sales),对客户的窗口就会更凌乱。在和OEM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某一个业务版块:如车联网需要外呼客户推荐某一优惠的时候,必须和其它部门协调沟通窗口,以保证客户不会在某一时间被过频地“骚扰”。所以,这需要建立一个新体系,协调统一来管理客户的用车生命周期才能达到“最佳用户体验”。
公有云布署。阿里巴巴的CTO王坚博士早期曾主持阿里云的开发业务,他有一句名言:“私有云”不算“云”。殊不知,在目前很多人还在怀疑公有云安全性的时候,美国的国防部和中情局(CIA)早就和亚马逊签了巨额定单,并授权AWS(亚马逊云业务)处理“敏感”数据。近两年,宝马和丰田也已经将部分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系统布署到了微软Azure云端 。公有云的灵活性、稳定性,还有经济性一定会让广大OEM慢慢接受,并将系统逐步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