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竹材抗压超混凝土,建筑产业展秀科技

2025-10-31 22:46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智能建筑

在本届建筑产业盛会上,一个看似传统的材料——竹子,正以其颠覆性的科技内涵成为全场焦点。在“好材料”展区内,一栋由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造的三层浅黄色竹结构建筑,向业界宣告:竹材的抗压强度已超越普通混凝土,为绿色建筑开辟了全新路径。

“竹子有个外号——‘植物钢铁’!”展区工作人员的介绍吸引了众多专业观众。据其展示的权威数据,经过现代科技深度加工,竹材的力学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普通混凝土盖房子,要求抗压强度达到30兆帕;而我们通过热压胶合工艺制成的竹质集成材,抗压强度可以达到70兆帕以上。”这一数据意味着,这种可再生材料的承重能力达到了传统混凝土的两倍多,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竹材只能用于轻型结构的传统认知。

技术的突破不仅体现在强度上。长期以来,竹材料在建筑领域的大规模应用面临三大技术瓶颈:天然尺寸有限、易霉易腐、易燃。湖南桃花江竹材的研发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水性全有机防霉防腐”技术,有效抵御了生物侵害;其“连续无限接长”技术则成功解决了竹材尺寸限制,为大型建筑构件提供了可能。这些核心技术的攻克,为竹材从装饰材料走向建筑主体结构扫清了关键障碍。在湖南益阳,由该公司打造的一栋竹结构装配式科研试验楼,正是这些技术成果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竹材在现代建筑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智能建筑配图

除了卓越的力学性能,竹材的环保特性同样引人注目。工作人员补充道:“竹材生长周期短、固碳能力强,是理想的绿色可持续材料。”在全球建筑业界追求“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竹产业因其资源可再生、加工能耗低、碳封存能力强等特点,被业内人士评价为“有望成为下一个细分风口”。

本次展会呈现出建筑产业科技创新的多元图景。除了材料领域的突破,以见科技等企业带来了AR技术赋能智能建造的解决方案,通过将BIM模型叠加到真实施工现场,极大提升了施工安装的精确度;湖北联投旗下单位则自主研发了“UI智慧城市综合运营平台”,以“一网”链接千余件智能设备,使城市治理效率提升四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建筑产业的变革正吸引着越来越多跨界科技巨头的参与。华为展示的一整套ICT系统,包括智慧园区方案、智能建造技术等,旨在助力建筑企业打通信息孤岛,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这些跨界技术的融合,与竹材等绿色材料的创新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建筑产业向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从“植物钢铁”的技术突破到整个产业生态的协同创新,建筑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绿色化、数字化变革。随着像竹材这样兼具悠久历史与尖端科技的绿色材料不断走向成熟,未来建筑的面貌必将焕然一新。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智能建筑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