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预见2022:《2022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全景图谱》

2022-09-02 17:08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mb525刷机 一号店东西怎么样 鲁迅逝世一世纪 yy飞机票是什么

  4、中国智慧城市成本投入分析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新基建”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作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新一轮社会投资热潮。赛迪研究报告显示,未来三年,在物联网应用领域,智慧电力、智能工业、智能安防、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物联程度将会持续提升。前瞻初步核算,2021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细分领域中智能物流占比最高。

  行业竞争格局

  

  2、产业链剖析

  2、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投资增长迅速

  从选取的智慧城市建设的17家企业的2021年智慧城市相关业务营收及业务占比来看,智慧城市业务为公司重点发展业务的是银江技术、金智科技、延华智能、恒锋信息、赛维智能和雄帝科技。他们智慧城市相关占占总体营收的80%-99%,在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具有较强竞争力。

  5、智慧城市建设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

  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智慧城市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的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智慧城市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其中可能涉及的产业类型包含但不限于:设备供应商、通讯的运营商、系统集成企业(结合硬软件)、互联网企业、视频采集产品、信息传输工程定制、存储平台产品、相关芯片制造、投资运营企业(政府或者经区管委会)。

  2、“十四五”期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国家战略

  1、区域竞争:城市建设良好区域具有先发优势

  注:2021年数据根据IDC往年公告数据核算,届时以官方数据为准。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智慧城市建设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智慧城市...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智慧城市的建设涉及的主体包括:政府、运营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内容及业务提供商以及最终用户等。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来看,其产业链上下游涵盖了RFID等芯片制造商;传感器、物联网终端制造商;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提供商;中端应用软件开发商、系统集成商、智慧城市相关业务运营商以及顶层规划服务提供商等多种科技型企业。

  我国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以来,发展阶段可以分为概念导入期、试点探索期加速推动期和融合共生期。发展智慧城市的主要目的是为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城市服务质量,全面发展期呈现大规模落地、技术融合、万物智联趋势。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2021年我国已有8.4%的城市迈入成熟期,2023年将会有一批城市真正达到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建设标准。

  

  中国产业资讯领导者(股票代码839599)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将开启“十四五”快速发展新征程。面向2025,让管理者以及企业、老百姓真正享受到智慧城市的‘智能化’应用,解决城市治理、企业发展、安居乐业的种种需求,这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

  查看详情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延华智能(002178);银江技术(300020);金智科技(002090);赛为智能(300044);正元地信(688509);深城交(301091);招商公路(001965);千方科技(002373);林洋能源(601222);中国能建(601868);远光软件(002063);恒锋信息(300605);佳华科技(688051);泰豪科技(600590);许继电气(000400);雄帝科技(300546);新点软件(688232)等等

  从区域分布来看,智慧城市建设区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是广东,原因是广东的信息技术产业以及建筑业、金融业较为领先,且城镇发展较快,智慧城市建设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基础。其次是中东部地区,这些地区人口密集,智慧城市试点较多。山东、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区在智慧城市建设上竞争激烈,这些地区交通产业、工业基础较好,有利于产业的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

  1、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超万亿

  

  行业发展现状

  2、企业竞争:智慧城市建设竞争格局明显

  1、定义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明显呈现出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各城市和区县蔓延的态势。省级层面,经济发达省份智慧城市产业基础好,数字化意识强,顶层设计理念领跑全国,浙江、上海、广东等地陆续出台数字化发展相关政策,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国内先进地区的新共识;市级层面,各地市结合自身城市建设需求及本土智慧城市企业实力等要素,智慧城市建设将各显特色;县级层面,智慧县城建设将是未来重点。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3、未来智慧城市市场规模进一步提升

  前瞻产业研究院 - 深度报告REPORTS

  行业政策背景:数字经济、政府治理、双碳目标是重点

  

  1、智慧城市建设将呈现出从大城市向小城市蔓延趋势

  

  智慧城市建设就如同装修房子,基础建设为“硬装”,从传统的基建上升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后赋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智能“软装”。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中存在7种常见的商业模式:政府独立投资建设和运营、政府运营商共同投资、运营商建设和运营、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或第三方建设和运营、政府牵头的BOT模式、运营商/第三方独立投资建设运营、联合建设运营和公司化运营等,整体呈现投入大、周期长、回报慢等特点。而智慧城市成本投入主要可以分为前期建设成本和后期运维成本。

  

  

  2022-2027年中国建设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决策支持报告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