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2018年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2018-10-06 09:26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女老板穿旧衣服 黑道邪皇2无可撼动 仓科加奈gif mc天佑和阿哲怎么了 伊东遥 新任女教师 糗事百科 成人版gif 大主宰起点 妮可罗宾被h种子 惠子宇

  (二)规划不系统

  我国还有些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时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划管理的标准以及基础技术的支持,信息共享、数据获取以及更新机制等都无法得到有效改善和解决,缺少科学有效的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构架以及适用于不同类型城市所使用运行模式。

  二、智慧城市运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许多城市的信息产业比较薄弱,在信息化建设上,并没有制定长期的城市发展规划,也没有进行相关的信息化建设、信息产业发展的管理措施以及政策法规或者标准规范等。管理体系的不健全,成为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的最大阻碍。而我国也有些智慧城市规范缺乏科学与权威性,智慧城市规划的实行没有进行有效监控。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四)必要人才缺乏

  (三)技术标准不规范

  这种现状的改变还需通过政府机制、政企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吸引企业共同建设运营。只有企业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来,政府才能够更多地专注于管理和引导,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

  (一)财政压力大

2018年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认识有差异

2018年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1

  物联网等核心技术标准不规范也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大阻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数据格式没有统一,对数字化发展带来很大不便。而我国的物联网技术等在高频领域仍使用国际标准,对于核心的超高频领域,其标准受国外组织控制,若是照搬这种模式需要付出量的专利费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以及智慧城市的建设。另外,传感器标签成本过高,不利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推广。

  (三)产业拉动效应弱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目前各地方政府纷纷制订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规划,各政府部门自行开发的系统众多,系统间缺乏共同的标准规范,横向整合共享难以深入进行,政务信息的跨部门共享协作仍然存在困难,大数据对于科学决策的辅助支持不够。

  (二)数据应用缺少平台

  根据工信部等相关政府部门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规模在5000亿到10000亿之间,“十三五”期间,按照各地智慧城市“十三五”规划,仍然会保持大致相当的投资规模。由于各地方财政收入目前普遍面临增长压力,而财政支出规模却不断扩大,因此智慧城市建设的财政资金压力将会加大。

2018年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尽管我国许多城市都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但对智慧城市认识有着很大差异,对其的认识还只存在于技术方面,对上层架构很少提及。有些地方的智慧城市规划,也没有涉及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三网融合等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技术思路与模式比较落后。另外,不同地区的相同部门对智慧城市建设的看法也是不同的。

  图表2:智慧城市运营模式分析

  图表4:部分智慧城市建设投资规模(单位:亿元)

  现在智慧城市项目绝大部分由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在吸引企业、社会力量参与方面一直没有合适的模式,企业、社会力量参与度较低,产业拉动效应弱。此外,政府主导的信息化项目和社会力量自发建成的信息系统相对割裂,没有很好融合。

2018年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图表3:智慧城市运营模式条件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8年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由于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比较晚,大部分城市的物联网建设不够完善,技术创新人才十分紧缺,尤其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懂技术和了解政府流程与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紧缺,难以实现管理信息系统与政府和城市管理、经营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严重影响了信息化平台的运行效率与质量。而我国很多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缺少的人才,主要是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电子科技以及通信类等人才。

  图表1:物联网建设主要技术关系分析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