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要想富先修路 智慧物流服务上演“中国速度”
作为物流业的重要分支,中国快递业越来越发达,相对偏远的地方也能很快送到。人们已经习惯了每天收发快递的生活,这在几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过去,出于商业秘密的考虑,客户都不愿共享订单信息。”宁波中通物流集团公司董事长励祥敏说,“有了国家级平台作为中间方,供货方与运输方都乐意将数据与平台对接。”
2013年11月11日,在圆通公司广州一处分拣站,工作人员正在处理堆积如山的快件。随着物流业配送效率的不断提升,快递“爆仓”的现象已大大缓解。
从无路可走到无缝衔接,物流运输蓬勃发展
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大屏幕上不断跳动着全国物流园区每批货物的发送方、接收方、具体位置、抵达时间等信息。从公路到航空,从铁路到水运,海量的信息与数据汇聚至此,坐在西湖边,就能对全国的物流情况了如指掌。
个体运输的发展壮大,却冲击了原有的运输管理模式。是否允许拖拉机上路搞运输?国内争论很多。
与曾经的单打独斗不同,传统物流领域正在积极拥抱互联网,打破物流信息“孤岛”,促进行业提质增效。
“现在,我们都学会上网找货了。用上了‘运满满’APP找货源,比以前方便太多。”何力点开手机,最近几次在APP上接到的订单一目了然,也不像从前那样提心吊胆,害怕被骗了。
“有水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车。”1983年3月召开的全国交通工作会议定下宽松基调,让个体运输户吃下“定心丸”。这次会议,成为我国交通运输改革的突破口和转折点。
2017年11月15日,智能分拣机器人在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华中(武汉)陆运中心场地内分拣快件。(均为资料图片)
采摘、清洗称重、装车发货、到港、清关、送达……不到5天,新鲜的泰国榴莲就从枝头运送到了你我面前,这样的场景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已经稀松平常。而在几年前,榴莲、车厘子等高档进口水果的运输时间至少需要一个月,再往前二十年,很多北方人都没听说过这些热带水果,更别说见过了。
政企分开,下放企业,沿海大港和长江港口经营权逐步下放到了有关省市;简政放权,加强行业管理,通过政策拓宽交通建设的资金渠道;整顿治理运输市场,搞活运输经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货运市场放开,拖拉机很快被高效的货运卡车取代,我国物流运输得到了快速发展。
除了大数据预测,智能仓储和无人配送等技术的运用也是一大亮点。自申通智能分拣机器人“小黄人”去年成为“网红”以来,各大快递企业纷纷研发智能化分拣系统。“从码垛、供包、分拣到转运、配送,物流机器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不仅减少了人工,而且错误率几乎为零。”申通快递副总裁熊大海表示,随着智慧物流技术的发展,电商大促造成的快递“爆仓”现象已成为过去时。(金兑)
从“车货匹配”到“无人配送”,智慧物流服务创新升级
“要想富,先修路。”朴素的口号喊出了人民群众对交通运输的迫切需求,加快公路运输发展、我国交通运输应转向发展综合运输体系成为共识。
第200亿件快递的寄件人万勇才,是北京一家饭馆的服务员,这件快递将寄回他的家乡——四川省岳池县天平镇代家梁村。“快递是给我爷爷的,想让老人尝一尝北京的点心特产。”万勇才说,自己下单的快递于12月25日当天乘飞机从北京出发,经停南京,26日上午飞抵成都,随后走陆路于27日顺利送达。
在原交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鲁勤智看来,货运发展的提速正是始于“拖拉机能不能上路搞运输”的讨论。
今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20.8亿件,同比增长27.5%。当许多行业面临下行压力时,异军突起的中国快递持续保持高质量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一抹“亮色”。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国内的快递市场才刚刚起步。1993年3月,年仅22岁的王卫向父亲借了10万元人民币,在广东顺德创立顺丰速运;同年,申通在上海成立;次年,宅急送在北京成立……到2000年时,全国已经有几千家快递公司。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农民手上有了可供出售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为了在市场上交换,此时的农村形成了分散、小批量、短距离的“物流”,农闲时的拖拉机正好适应这类运输需求。个体运输户应运而生,成了我国农村最早一批万元户群体。
数据显示,自2014年上线以来,已有45万用户接入该平台,实现了铁水、铁公、水水、公空、政府与政府、政府与企业等24类业务协同互联场景。通过信息交换,企业可以降低物流业务差错率94%,提高物流协作效率80%。
业内专家认为,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智慧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将促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转型升级,成为“新零售”不断优化的中坚力量。
今年的“618”电商大促,物流配送效率大幅提升成为新亮点。通过预售大数据,快递企业提前把爆款商品布置在消费者附近的仓库里,将“次日达”“当日达”升级为“分钟达”。
“江西井冈山的毛竹运不出来,眼睁睁看着烂在山里;陕西安康地区木耳大量积压,老百姓拿来垫炕……”这是改革开放初期,各地发给原交通部的电报内容。原交通部总工程师杨盛福回忆,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但山区没有公路,严重影响了物资运输。
广东茂名的荔枝年产量超过5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以往受限于运输的不便,茂名的荔枝多半在附近省市直接消化,很少卖到长江以北。近几年,通过冷链专车或航空运输,采摘的第二天下午就可将新鲜荔枝送达北京、上海的消费者手中。曾经“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节令水果,如今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边是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一边是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在经常跑江苏卡车运输的宁夏人何力身上,“找货”的故事就是时代变迁的注脚。
2015年12月25日上午,在国家邮政局邮政业服务保障指挥中心,监控屏幕上来自全国的快递数据量以秒速更新:每秒投递2911件、每秒揽收快递111件、每秒产生267件快递面单……时钟指向10:08,屏幕上数字的变动让这一时刻记入历史——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200亿件大关。
随着电商的兴起,我国快递业迅猛发展,快递业务量从零起步到2017年的400.6亿件,占到全球的四成,并连续4年位居世界第一。如今,我国铁路货运量、公路货运量及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民航货邮周转量位居世界第二。
对于货运司机来说,最值钱的是时间。“车子空闲下来一天,心里就难受一天。”何力说,货物多的繁忙季,今天来明天就走;等货源的淡季,就没谱儿了。几年前的淡季,他会在物流园附近的小旅馆短租,无头苍蝇似的找货源,连电线杆上的小广告都不放过,还担心遇到骗子。
“送货超级快,下单刚十几分钟,电话竟然响了!”家住上海市嘉定区的吕女士在电商平台买了一款化妆品,而配送速度令她惊喜不已。今年“618”电商大促,“平均送货用时40分钟,最快仅8分钟就送货上门”的极速物流服务成为一大亮点。不少买家在评价中表示,这种网上下单、楼下发货的“分钟级配送”堪称“史上最快的快递”。
▲2018年6月,车辆从江苏省沭阳县新河镇电子商务快递园向外运输快递。
如今,中国快递正从城市加速走向农村。国家邮政局最新的数据显示,全国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目前已超过90%,将在2020年实现全覆盖。
改革开放前,国内物流业并没有“快递”的概念。虽然中国邮政于1980年7月开办了EMS(特快专递服务)业务,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群众邮寄物品仍以普通邮政包裹为主。跨省包裹从寄件到寄达通常需要十多天甚至更长时间,收件人还要到邮政部门指定的地点去取。
为满足快递用户的需求,邮政管理部门全面开放国内包裹快递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快递市场格局。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全国性的品牌快递企业已整合为10多家,同城闪送、跨境快递、饮食外卖等形式不断丰富,全国邮政、快递从业者多达300万人。
从零起步到世界第一,中国快递异军突起
回首过往,我国快递年业务量从2006年的10亿件到2014年10月的100亿件,用了近9年时间;而从100亿件到400亿件,仅用了3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