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优化升级,智慧物流开启行业发展新阶段
二、新技术涌现助力行业发展
第三,向二三线城市辐射。由于中国的国情和政策影响,企业正在向二三线城市搬迁,随着企业的搬迁,物流一定会向二三线城市辐射。
另外在智慧物流基础的大数据技术方面,目前我国从事智慧物流服务的主体在数据采集方面就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对大数据的全方位应用方面更是困难重重,这在很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发展,成为企业进入智慧物流的壁垒。
2、物联网牵手智慧物流
1、互联网让仓库信息全连接
在国家阶段规划的指引下,相关部门积极出台政策鼓励各省市物流园区及相关企业推进仓储物流业务的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物流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加强物流短板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的若干意见》及《“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的为物流业发展的中间环节仓储物流提供了政策保障和依据,为我国仓储业的智能化和物流业发展的现代化提供了建设方向。
物流产业被称为经济的血脉。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已经达到229.7万亿,2017年物流总额达到252.8万亿元,自2010年起复合增长率为10.53%。然而中国物流设施十分落后,使得物流成本较高,现在整个物流行业急需建设现代物流。
目前,我国物流业总产值位居世界第一,而在智慧物流方面,我国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行业瓶颈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因素。
自动识别标识技术主要应用了机器视觉、3D视觉、物体的检测和识别等技术,通过智能识别系统可在精密测量、产品或材料缺陷检测、目标捕捉、人脸识别、抓取物体等实现快速、高效的作业。北京第五方云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宝华表示:“尽管智能识别装备在现实使用中的占比并不是很高,但是准确率非常高,能达到97%以上,对于物流行业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减少了仓储环节的压力。”王学德对此也表示:“机器视觉产品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分拣效率和准确率,同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在大型仓储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和普及。”
物流运作的多主体、多环节和网络化特征决定了其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很高,物联网技术与物流运作具有良好的匹配性,在物流领域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使物流达到“智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