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你知道吗?武汉是位列全国第四的“智慧城市”
长江云报道 钱包里的现金越来越少,带上手机就可以在城市畅行无阻;车辆违法缴罚、公积金查询、查税办税、看病挂号都不用再去窗口排队,手机上就能轻松搞定;看似“虚拟”的信用评分正在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您的生活是不是悄然发生了上述变化?这些都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福利。
2016年3月17日正式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自此,新型智慧城市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十三五”期间,我国将推出100个“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峰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0月,蚂蚁金服已与全国25个省(市、区)政府352个城市在新型智慧城市、互联网+政务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包括车主服务、政务办事、医疗服务、交通出行、生活缴费等在内的9大类58种不同类别的服务,已经为超过1.5亿用户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体验。
“新型智慧城市”究竟什么样?全国哪些城市“最智慧”?2016年12月27日,在北京召开的2016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峰会给出了答案。峰会上,主办方中国互联网协会、新华网和蚂蚁金服发布了《新空间·新生活·新治理——中国新型智慧城市·蚂蚁模式》白皮书(下简称“白皮书”),同时发布了全国335个城市的“互联网+”社会服务指数排名,杭州市以383.14的高分成为最智慧的城市。武汉则以210.20排名全国第四、华中地区的第一,其中“互联网+”政务排名全国第一。
指数报告显示,“互联网+”正为城市服务提升打开巨大空间。总指数城市均值显示,国内的城市服务总体水平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从2016年1月到9月,指数均值就从23.74提高到48.43,3个季度增长了1.04倍。从全国范围看,除了围绕着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之外,杭州、南京、宁波、苏州、武汉、长沙、郑州、成都、重庆、青岛、廊坊等区域龙头城市成为新的增长极,由点及片带动区域“互联网+”社会服务水平整体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体增长的同时,不同城市间的差距正在拉大,北上广深等经济发达城市增速更高,甘宁蒙新等地区增速相对较低,显现出“强者恒强”的迹象。此外,东北地区的“互联网+”社会服务指数增速明显低于区域平均。
峰会还发布了涵盖全国335个城市的“互联网+”社会服务指数。这个指数的指标体系,包含“互联网+益民服务”和“互联网+便捷交通”两个一级指标,以及政府管理和服务新模式、在线医疗新模式、新型教育服务、大数据交通治理等6个分项指数。所依据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支付宝“城市服务”及口碑等实际业务沉淀的实时大数据,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和连续性特点。
从报告公布的各分项指数可以看出,“互联网+”正在推动社会服务各领域加速创新,其中医疗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城市“互联网+”医疗指数,均值仅今年前三季度就增长了214%。目前全国有700家大中型医院加入“未来医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挂号、缴费、查报告等全流程移动就诊服务,平均节省患者就诊时间50%,大大提升就医体验,改善门诊秩序,此外还出现了“先诊疗后付费”的信用诊疗、“电子社保卡+医保移动支付”、反欺诈防黄牛服务等创新模式。不过,报告也指出,医疗指数的城市差距快速拉大,第一名地区与最后一名指数相差800多倍。
(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马艳 通讯员 陈子琼 责任编辑 李小涵)
城市“互联网+”交通指数均值则保持了较快增长,从1月的25.25增长到9月的43.77,其中网约车指数增长了1.67倍。除了网约车外,城市“互联网+”交通服务,还有扫码支付出租车、扫码乘坐公交车、线上购买地铁票、高速公路快速通行缴费等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