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我国物联网产业年复合增长率超30% 空间巨大

2017-02-11 13:4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波霸钓手 tokyo hot n0243 tokyo hot n0458 tokyo hot n0459 tokyo hot n0494 tokyo hot n0616 tokyo hot n0635 tokyo hot n0642 tokyo hot n0649 tokyo hot n0698 tokyo hot n0714

据了解,目前我国在传感器尤其是高端传感器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还较低。部分多功能、微型化、智能化、网络化的高端传感器依赖进口,多数企业都是引用国外的芯片加工,甚至仅停留在代理国外产品的水平上。射频识别芯片技术、工艺水平还不高。尤其是在超高频、微波产业链中,目前从事芯片设计的企业为数不多,芯片技术能力、工艺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第三次浪潮,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重要领域。在我国,物联网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空间有多大?又存在哪些短板?

“近些年,我国物联网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毛伟明在参加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期间说。

据了解,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已经从2009年的1700多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5000多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作为物联网基础与核心的传感器及射频识别(RFID)技术滞后于物联网产业的整体发展,仍是我国物联网发展中的技术短板。”毛伟明认为。

但从目前来看,我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不小差距,成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大掣肘。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全数字化车联网电动车,通过智能手机终端就可以进行锁车、开锁,查询车辆位置和行驶轨迹,还可以实时了解车的状况并控制车辆参数设置。

“物联网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无锡市市长汪泉认为,物联网运用对企业发展和居民生活均有重要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物联网运用将进入百姓生活中。

汪泉认为,我国物联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创新力度不够,与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同时产品推广运用的广度、深度也不够,制约了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毛伟明认为,未来我国物联网将在两大领域率先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一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民生服务、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二是具有良好用户基础和市场发展潜力的领域,如工业控制、物流追溯、车联网、医疗健康管理等领域均具备率先发展的基础条件。

宏观层面来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现代服务业发展等将为我国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据了解,当前仅交通、物流、环保、医疗保健、电网、安防等领域物联网应用的市场规模就已近千亿元。

目前,我国物联网运用已经从高尖端和工业领域逐步走进寻常百姓生活,比如运用在一两千元的电动自行车上。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认为,事实上,全球物联网仍处于发展初期,我国应抓住历史契机,加快突破智能感知、无线互联、数据处理、智能分析等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在重要领域实现与发达国家的同步发展。 (责任编辑:ioter)

伴随着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我国物联网产业体系日趋完善,集聚发展态势明显。据毛伟明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芯片和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电信运营、物联网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中西部四大物联网产业聚集发展区,在无锡、重庆、杭州建立了三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