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5G取得阶段性成果 电影可秒下、VR和物联网不再遥远
蓝鲸传媒10月4日文: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中国5G推进组近日透露,国内5G技术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实验工作,5G无线和网络关键技术主要性能测试已经完成,2018年将正式公布首个版本的5G标准。
几秒下载一部高清电影
网上最近有一组人像图片颇为流行,第一张图片上写着3G时代,这张图上人的面部表情还算正常,只不过头发全被吹到了后面;第二张上写着4G时代,人的面部肌肉已经开始被强风吹到了后面,额头上皱纹横生;第三张图片上写着5G时代,除了看起来人的面部表情受到强风刺激,比第二张4G图片时肌肉更错乱一些,最突出的是,头发完全被吹走了。这组图片中所描述的就是5G、4G和3G时速度的不同,或许略有夸张,但不可否认的是,5G相比4G,它的网速的确更快、网络容量更大、延时更短。
准确点说,3G下载速度是最高每秒384kb,4G下载速度是最高每秒100Mb,而5G的下载速度是最高每秒10Gb,也就是说,5G的网速将比4G提高10倍左右,只需几秒钟就可以下载一部高清电影。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介绍,过去蜂窝(技术)是一个小区一个小区,资源都是静态利用的,到了5G时代,用计算方式动态调配资源,过去的基站的概念以及一些网络的基站控制器、交换机的概念可能全部消失。
5G,让VR/物联网等“黑科技”不再遥远
VR,虚拟现实,是当下科技界最热的“风口”。虚拟现实既智能设备通过虚拟的画面,为用户呈现极度真实的视觉体验。从谷歌、三星、索尼等跨国巨头,到BAT、乐视、华为、小米等国内龙头企业都在布局VR产业。在本次世界移动大会的虚拟现实展区中,全球领先的VR/AR公司都展示了最先进的技术和产品。
VR所产生的大流量视频数据,对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带来挑战。6月26日2016世界移动大会(MWC)召开,诺基亚和上海贝尔在对外发布的《网络2020白皮书》认为,包括4K/8K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一大批新兴应用正在不断涌现,而推动这些应用普及的源动力毫无疑问来自于网络。
未来,汽车、无人机、都将成为互联网大军的成员。根据贝尔实验室2016年的最新预测:物联网连接设备将从2014年的16亿增长到2020年的200亿到460亿,这其中还不包括可穿戴设备。
白皮书认为,提供超10Gbps的速度,确保近乎零的实时响应,海量连接万事万物,成为了5G最大的驱动力和特色。要完全实现物联网、VR等“黑科技”,5G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万物互联(爱基,净值,资讯),自动驾驶成为常态
进入5G时代后,智能制造、自动驾驶、交互式游戏等将成为常态,而人与物、物与物的无线互联也会产生重大突破。目前,世界各地都在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研发。2013年2月,由工信部、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推动成立了中国IMT-2020(5G)推进组。今年1月,我国全面启动5G技术研发试验。华为中国区无线市场部部长郝光明介绍,华为分别在2013年和2015年开发了5G高频和低频样机,今年上半年,华为公司已经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超大规模的5G试验外场,5G相关的最新技术在试验场已经进行了测试。
郝光明表示,今年在低频和高频方面两个样机都做了外场的测试,分别和沃达丰、中国移动合作,做了整个外场的测试,这些技术现在看起来正在逐步走向标准化走向成熟。
在2016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通信展现场,还展示了一辆利用5G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自动驾驶的车,这辆车并不在展馆内,是在2200公里之外的中山大学校园,但是,在展厅现场就可以操控汽车进行自动寻线和避让障碍物等。这是爱立信与中国移动及中山大学合作的基于真实车辆的自动驾驶与远程遥控驾驶的结合演示。爱立信中国首席市场官常刚介绍,这项技术未来在高危、急救等领域将发挥重要作用。
常刚表示,利用5G低时延的特点远程控制无人机,或者远程控制汽车,在危险场合不需要把司机派到那个地方去,人可以坐在中央控制室,做远程的驾驶遥控。
据了解,相关国际标准组织正在推进统一的5G标准的编制工作,预计首个版本的5G标准将在2018年完成并推出。与2G、3G、4G不同,计划推出的5G标准将不再具有多个技术版本,而是形成统一融合的唯一标准。这意味着如果我国提出的相关标准在整个5G标准中所占比例越大,在未来相关产业的发展中,就能获得越大的竞争力和和越多的市场份额。工信部总工程师张峰表示,下一步将以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重点行业为突破口,构建支撑行业发展的5G网络。“加快研发创新,加大5G技术标准与产品研发的力度,构建国际化的5G试验平台,加强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研究,积极推进形成全球统一的5G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