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拐点到了,探一探人工智能的“美好未来”
国内这一领域的代表则是2016年的央视猴年春晚大放光彩的优必选公司,与孙楠同台表演《心中的英雄》的跳舞机器人阿尔法,名为Alpha 1S,由深圳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研发。
对于人工智能未来极有可能是巨头与新贵共舞的生态格局,尽管国际IT巨头频频放“大招”但并不意味着创业者没有机会,比如无人机的大疆、硬件机器人的优必选、做资讯的天机智讯、甚至做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格灵深瞳等,只要在垂直细分市场扎根下去,均有可能分得一杯羹。
4、资讯机器人,代表:天机智讯、微信朋友圈广告
悄无声息,人工智能已经全面侵入人类生产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谷歌、百度的无人驾驶汽车,博世的车载系统,甚至北京电信智能客服等都是人工智能领域巨头争抢、创业者人头攒动下的产物。
而海尔U+智慧生活操作系统是全球首个智慧生活操作系统,它涵盖了整套智能家居解决方案。包括三大支撑:U+智慧家庭互联平台、U+云服务平台以及U+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这一系统,用户只需12秒就可以实现与所有智能家居终端跨品牌、跨产品的互联互通。这是目前行业最快的连接速度,用时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40%。
另外天机智讯与微信朋友圈广告也是人工智能资讯服务的代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2014年,微软发布了一款名为“小冰”的人工智能伴侣虚拟机器人,并进入微博、微信、米聊等第三方平台,通过与用户的不断聊天进行积累学习。据称,“小冰”集合了中国近7亿网民多年来积累的、全部公开的文献记录,借助微软在大数据、自然语义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方面的技术积累,通过精炼的几千万条真实而有趣的语料库(此后每天净增0.7%),理解对话的语境与语义,从而实现超越简单人机问答的自然交互。只可惜很快就被“和谐”了。
看起来,未来一切都“人工智能”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定义,服务机器分为两类:专用服务机器人和家用服务机器人。其中,专用服务机器人是在特殊环境下作业的机器人,如水下作业机器人、空间探测机器人、抢险救援机器人、反恐防爆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及其他特殊用途机器人;家用服务机器人是服务于人的机器人,如助老助残机器人、康复机器人、清洁机器人、护理机器人、教育娱乐机器人等。
目前人工智能商用仍然有限。除了Siri等语音识别功能等早期应用成果外,人类接受资讯的方式将加速进化。在凯文.凯利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物体都可以用于资讯,而所有的资讯工具已经搭载上了人工智能,这就一跃而成了读懂你内心的“资讯机器人”:它通过媒体完成与用户需求的高智能匹配,从而不仅仅可以识别用户、发现需求并智能匹配信息供给,更重要的是生成了新的用户、创造了新的需求并很快又顺畅地满足了新用户的新的信息需求。
除了刚刚所说的,人工智能正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活跃,并快速演变成各种形态并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下我们接触较多的就有:
或许正是那句,人工智能,未来已来。
计算机硬件制造商转型智能硬件的行业应用。
这个结论算不上危言耸听,事实上人工智能发展正受以下四大“催化剂”作用加速前进:
不信,我们再看:2015年10月,Gartner公布了十大战略预测,提出2016年是数字化的时代,在智能算法和机器人驱动的世界里,人和机器人的关系将被新定义;预计到2018年,20%的商业内容将由机器撰写;将有60亿智能设备联网;超过300万工人将向“机器老板”汇报;在增长最快的公司中,50%的公司中员工数将比智能机器人少。
当我在桌面上挥动胳膊,就可以修改文本信息流的方向;
4、“人脑”芯片将从另一个方向打开人工智能的大门,这也许将是人工智能真正达到人类大脑水平的终极道路。
从当前看,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能否切中用户的刚性需求取决于人工智能技术在产品背后能够给予多大的支撑。当下仍然是产品热,需求冷的局面,其主要原因在于所谓的智能硬件大多是“伪智能”产品,只是把原来功能性电子产品接入互联网或添加搜集数据的功能,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机顶盒等,换汤没换药。华泰证券正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杀手级的智能产品和服务必然是建立在强大的AI技术支撑下的。典型的战略布局分别有:
曾经奇点被看成空间时间的边缘或边界,只有给定了奇点处的边界条件,才能由爱因斯坦方程得到宇宙的演化。就在人工智能奇点来临之前,那些站在浪潮之巅的先锋者,如何审视这场史无前列的“大变局”?我们的世界又会形成怎样全然的新秩序?
在行业人士看来,当人工智能发展的拐点到来,无论是专用还是通用领域,围绕“底层-中层-顶层”的技术和产品架构的生态圈将逐渐成形。其中:
NAO机器人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类人机器人,也是在学术领域世界范围内运用最广泛的类人机器人。Aldebaran Robotics公司将Nao的技术开放给所有的高等教育项目,并于2010年成立基金会支持在机器人及其应用领域的教学项目。2007年7月,Nao被机器人世界杯RoboCup的组委会选定为标准平台,作为索尼机器狗爱宝(Aibo)的继承者。
这也意味着传媒业将从信息时代进入到智能时代,‘资讯机器人’还可以应用到各种场景,甚至内置于其他机器人中而成为他们的‘最强大脑’。如今无论国际巨头谷歌、facebook还是国内BAT,亦或是图灵机器人、小i机器人、天机智讯等创业平台都在重视智能对话、知识库、技能服务等功能的构建。
当我专心阅读的时候,屏幕就会出现提醒,而新闻也会显示出更多的章节;
顶层为AI应用层,利用中层输出的AI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和产品。
而根据最近一项调查,全球一半的人工智能专家认为,2040年前将研发出人类级别的机器智能;90%的专家认为,这一技术将在2075年前实现。一些人工智能专家谈到了有朝一日对人类大脑展开“逆向工程”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有些杰出的科技领军人物警告称,该技术产生的后果是难以预料的。SpaceX的创始人马斯克认为,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险”。
3、智能家居、代表:Nest智能温控技术、海尔智能家具控制系统等
Nest智能温控技术能通过不断地观测和学习用户习惯的舒适温度来对室温进行动态调整,并节约能源,即Nest依托于强大的机器学习算法,能自己学习控制温度。此外Nest还会通过Wi-Fi和相关应用程序与室外的实时温度进行同步,内置的湿度传感器还能让空调和新风系统提供适宜的气流。当用户外出时,Nest的动作传感器就会通知处理器激活“外出模式”。
这还只是服务机器人的规模和所涉及的领域,如果再加上其他与人工智能相关的领域, 可从另一项数据看到:到2020年,与“智能机器”技术相关的产品市场总营收将达到300亿美金。这就意味着:我们未来将被人工智能全面包围,甚至部分生活和工作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在高速公路上,沿途经过的建筑,往往只显示针对我的广告,因为他们认识我的车
摘要: 当人工智能发展的拐点到来,围绕"底层-中层-顶层"的技术和产品架构的生态圈将逐渐成形。其中:底层为基础资源支持层,由运算平台和数据工厂组成;中层为AI技术层,通过不同类型的算法建立模型,形成有效的可供应用的技术;顶层为AI应用层,利用中层输出的AI技术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和产品
管中窥豹,看看还有哪些大趋势
家电企业转型智能家居方向;
有人说人工智能是从“smart”到“intelligent”,有人也说人工智能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这些答案都对,但都不全,人工智能就是未来的一切。
目前除了受限于技术本身,人工智能应用的普及还受性价比影响。而控制成本其实和规模和摩尔定律有关,一旦技术问题被解决,成本自然就会降低,普及速度就会加快。所以随着提高计算机成本的下降以及搜集和处理数据能力的快速提升,人工智能发展潜力巨大。
2、虚拟机器人,代表:微软小冰“Tay”、Hidi语音助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