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访谈实录丨全国人大代表谢泉谈贵州大数据
访谈实录丨全国人大代表谢泉谈贵州大数据
2016-03-16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佟明彪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谢泉在做客中国经济网。
记者 裴小阁 摄影
我国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需引进顶尖人才
“目前,因为我们要快速发展大数据产业,所以就需要引进一些顶尖人才过来,”全国人大代表、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谢泉在做客“中经在线访谈”时谈到了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的人才问题,他表示,大数据已经成为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大数据方面的基础人才培养已经有保障了,但要想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还需要引进一些顶尖人才。
谢泉介绍称,包括贵州大学在内的许多高校都在进行大数据基础人才的培养工作。就贵州大学来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以大数据命名的学院--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该学院建成了包括数据中心,物联网等在内的国际一流的大数据实验室,目前每年可以培养本科生300多人,研究生100多人,博士生10几人。同时,还通过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敞开式的合作引进了一位院士和多位博士。
谢泉还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在大数据基础人才培养方面是有保障的,但是大数据产业要想快速发展还需要顶尖人才的支持,他表示,“培养顶尖人才需要一个过程的,从高校出来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要成为顶尖人才,需要合适的平台和自身的努力。所以顶尖人才还要靠引进。”
大数据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大有作为
“大数据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大有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谢泉在做客“中经在线访谈”时表示,大数据技术在确定扶贫对象,制定扶贫方案等方面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可以提高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正真做到“精准扶贫”。
谢泉表示,精准扶贫首先要确定“扶谁”,“谁去扶”,“怎么扶”这三个问题,这其中就会包含非常多的数据,“目前民政局、社保局、人社厅等部门都是委托第三方做,如果能把大数据技术利用起来,他们就会非常方便,很精准。”
他举例说,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跟贵州一家公司联合做扶贫数据调研调查,“我们首先会设计很多的指标评判扶贫对象,包括贫困原因,周边环境等等,然后每个村的村支书会报一套数据回来,我们就建立大数据平台,将数据进行对比,一检测就知道哪些人有问题,哪些人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就进行核对。最后确定扶贫对象,并根据相关信息,比如生活环境,劳力状况,知识状况,家庭状况等,为其量身打造一套脱贫的方法,最终目的是让这个人彻底的脱贫致富,不是简单的给一些钱。”
贵州大数据产业要跨过“做大做强”门槛
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民进贵州省委副主委、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谢泉做客“中经在线访谈”时指出,贵州的大数据产业发展要注重全产业链的协调和合理布局,跨过“做大做强”的门槛。
在谈到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困难时,谢泉指出,目前贵州大数据的产业链比较分散,也没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他建议,“只有整个产业链中的核心产业,基础产业,延伸产业聚集在一起,就像原来东莞的电子产业那样,形成了气候,才能吸引人才和企业进来,产业才会更好的发展。”
谢泉介绍称,“现在贵州正在建国家大数据示范区,贵州就可以借这个机会,按照大数据产业链的整体布局来招商引资。并通过精确布局使整个产业链良性发展,各个企业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目前还在做的过程中,相关产业都有了,但是没有做大做强,现在是跨过‘做大做强’的槛。”
“大数据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再困难也要努力解决。”谢泉如是说。
关键词:谢泉 贵州大学 数据中心 数据环境 贵州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