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李铮:智能建筑发展亟须标准化

2019-05-23 12:08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李夏怡 零五网答案 魔兽世界服务器人口普查 祝福语大全 国联水产 shopping mall

[导读]自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问世以来,这种融合了众多尖端科技,能为居民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生活的建筑便风靡全球。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房地产开发热潮中,房地产商便发现了智能建筑这个标签的商业价值,“智能建筑”、“3A建筑”、“5A建筑”...

  自1984年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建筑问世以来,这种融合了众多尖端科技,能为居民提供自动化、智能化生活的建筑便风靡全球。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房地产开发热潮中,房地产商便发现了智能建筑这个标签的商业价值,“智能建筑”、“3A建筑”、“5A建筑”等频繁出现在房地产促销广告中。

  “智能建筑行业在近几年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铮表示。

  在一场名为“建筑及居住区门禁系统国密安全算法技术研讨会”上,李铮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纵论智能建筑的发展与未来。

  中国房地产报:目前,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状况如何?

  李铮:近10年,智能建筑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大量具有办公自动化(BA)、办公室自动化(OA)和通信自动化(CA)的3A建筑、3A小区拔地而起,而与之配套的综合布线系统、安防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也逐渐成为衡量建筑智能的重要指标。

  但是,由于智能建筑、智能小区都是新生事物,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智能化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质量参差不齐。

  中国房地产报:在这方面国家没有标准吗?包括智能建筑的标准没有对上述环节进行规范吗?

  李铮:在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努力下,制定了多项行业标准。但这些标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相关课题研究工作只集中在个别领域,标准之间的协调性有待加强;一些标准的制定实施还不能充分满足智能建筑市场的发展需要,特别是智能建筑领域的产品标准还比较缺乏。

  除了标准不完善之外,标准的落实情况也不甚理想。在我国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智能建筑规模大、系统多、业主对工程的要求也比较高,促使不少技术人员在操作时,努力提高技术水平、严格遵守标准规范。但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智能建筑的项目数量、技术队伍实力比较弱,很多地区的智能化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房地产报:对此现状,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如何建言献策?

  李铮:智能建筑已经被国家列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可靠支撑。在这一发展规划的推动下,我们将结合国家总体政策方向,进行楼宇控制系统通信协议、楼宇控制系统安全体系等突出技术的研究工作,在条件成熟时,建立绿色智能建筑技术研发中心或者实验室,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研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效率、低成本、易使用维护的智能化产品。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扩大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合作,及时跟踪国外先进技术,把世界先进科技成果和国际标准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以指导实践。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