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推动“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2019-05-20 12:01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投资者 地狱少女第三季 7月7日 剑豪生死斗 股票换手率 恒邦股份 002469 云铝股份 廖英强新浪博客
  广州大学谢建社教授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落脚点在农村,支撑点在城市,架起城乡之间的桥梁是农民工,他们来往城乡之间,充当使能者角色。发挥农民工的独特作用,建构农民工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的共赢机制,迫切需要城乡在共建共治共享中融合发展。

  谢建社:农民工将成为新时代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四十年前农民率先推进了城乡改革的起步,我觉得今后的改革深化,农民回乡创业的过程中,也是新一批创业人才。
  我觉得,每个地方的振兴,方式跟方法都不一样。从我们公司在广州的实践来讲,更多的是解决城市化产业跟乡村振兴怎么去结合的问题,以我们公司这个案例看,就是在一个城乡结合部或者是即将进行城市化的农村,我们怎样去推动乡村振兴或者是企业发展。如果要我再去选择办企业的地点,是选择一个开发区里边还是在一个村里边更好呢?我感觉在村里边更好。  

  赵虎:我们公司的广州总部现有300个就业岗位,本地员工占了50%,这部分除了是总部所在的村、或者临近村的村民,包括有整个东涌镇的居民,员工可以骑着摩托车、开着汽车,很方便地来上班。50%的员工是本地人或者临近村村民,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做制造业的企业一到过年就头疼了,因为员工都返乡,没人可以工作了。我们公司广州总部就不会面临这个问题,如果要加班,我们都能找到人。

会议现场

  “羊城村官上大学”,即培养村官上大学,提高村官的文化素质。从2012年开始,广州市委组织部就开展了这个工程。到2018年为止,工程已经培养了7000多名农村的基层干部,他们有的拿到了专科学历,有些甚至拿到了本科学历,极大地提高了我们乡村村官的文化素质。
  广州这几年应该做了很多事情,包括一些政策、集团化办学、一些教师的管理、一些教研。
  学校录取学生有七种方式,百分之七十左右是农村生源。通过农村学生到我们学校学习,我们可以说是一个人入学解决一家贫困户,所以我们面向农村大量招收学生。同时,我们要解决农村学生就学碰到的困难,尤其是经济困难。我们坚持一个也不能放弃,一个也不能少,要通过各种资助政策,像绿色通道、助学贷款、国家奖学金、勤工助学、人士补助、社会捐助、校内一次性资助等十一种途径,每年资助金额达到两千多万,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进入社会。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广州为数不多的农业特色高校,院长、党委副书记何友义教授首先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

  那么在政策方面主要就是规划,根据我们城市人口和城乡义务教育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的要求做好规划调整。所以这几年,大家如果注意的话广州是大力发展集团化办学。集团化办学一个很重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包括由优质学校委托管理薄弱学校,包括学校制定的捆绑发展,包括成立这种股份制或者混合所有制的形式来发展。总而言之,就是为了促进这种优质教育资源的在集团化内部的流动。

广州市敏嘉制造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虎:扎根乡村,共融共生。

  农村需要实用型人才,发挥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大力培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农村实用人才,才能更好的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农民来自农村,经过城镇化洗礼,通过城市大学教育,返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他们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具有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有丰富的社会治理能力。返乡农民将以现代知识为指导,以现代农业为发展己任,成为传统的农业继承人与现代农业的开拓者,他们将成为振兴乡村的中坚力量。
  在我看来乡村的生产性组织建构有两个路径:
  在广州,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成功创业,成为广州经济的一道靓丽风景,不少企业扎根乡村,与本地乡村共融共生、互助成长,推动了广州乡村的发展。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何友义:职业院校助推乡村脱贫。
  第二个就是外力推动。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行政化推动,就是国家去管、国家去做,政府主导;第二个是社会服务化,发展农村的社会性。

  王星:我觉得应该重回到乡村生产性组织的研究,无论是学界还是政府都应该关注生产性组织这个层面。我们的乡村振兴特别注重生产性机能的提升、生产性组织的培育,所以,我觉得重视生产性组织,除了组织本身架构,更关键的是让农村有“奔头”,这样的话乡村精英留在农村,把职业农民赖以生计和增收的组织基础打造起来。乡村只有生产业组织振兴了,它才能留住人,整个乡村才能振兴。
  再就是我们与广州对口支援的梅州市建立产业学院,利用学徒制的方式和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开设了“大数据现代学徒制”这个班,对口梅州当地的中职毕业生和符合要求的企业人员,为梅州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地化的大数据方面的技术技能人才,我们已经开始招生、连续培养。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成立于1925年,是一所历史悠久的高校,秉承注重实践、扶助农工的校训,通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农业行业、企业共同开设协同育人班,制定专门的人才培养方案。

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査吉德:“粤菜师傅”培训开发了农村人力资源。

  査吉德:大家留意到,广州每一个镇都有一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所以我们现在充分发挥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和当地的职业学校的作用,来开展实用性新型人才培养。还有很重要的成果,就是“粤菜师傅”和“羊城村官”,包括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院在内的组织都在从化开办“粤菜师傅”工作室,培训“粤菜师傅”,现在在从化已经培训了320多名“粤菜师傅”。
  我们实行了课程设计、毕业论文和农业对接,要求所有毕业论文必须跟农业相关。在共建校外农业实践教学基地方面,我们共建了151个农业相关的实践基地。同时,积极开展服务三农创业培训活动,学校坚持社会办学,建了协同育人的平台,和农业行业、企业共同开设了“现代农场主班”“乡村振兴特色班”“互联网+农业创业班”等各类协同育人的班级,制定了专门人才培养方案。这个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特色是“3+1”,就是三年在学校为主的专业教育,再累加一年到基层、到农业、到各行业进行专业训练,这部分也是要算学分的,从而培养出既懂农业又会经营的全能型人才。因为要通过“3+1”模式进行人才培养,所以我们的教师也要走出课堂、走向农村,以“双师双能”型的师资队伍建设来强化我校对“三农”的支撑。

  2019年1月4日,《新时代·新农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学术圆桌会议在暨南大学召开。会议由广州市社会科学届联合会、暨南大学和南方日报主办,广州市高技术技能人才协同培养研究基地、广州市舆情大数据研究中心及《城市观察》杂志社承办。来自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南开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实业代表一百多人参加了本次研讨,共同探讨如何通过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优质信息和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王星:关键是让农村有“奔头”。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