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中国在建智慧城市全球第一,你的生活被改变了吗?
更为重要的是,科技进步让人们能够积极管理自身健康,主动预防疾病,不必等到发病后进行被动治疗。美国肯塔基州的路易斯维尔在哮喘病人呼吸器上安装传感器,将收集到的数据在数字平台上汇总分析后,为每一位患者给出关于哮喘控制药物和诱发因素的针对性指导,便于其管理自身病况。
腾讯“粤省事”平台已上线政务服务事项百余项,涉及驾驶证、行驶证、出入境证件、残疾人证、出生证和居住证等十大证件服务;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服务;残疾人、外来务工人员、老年人等多类特殊群体专门服务等等。此外,腾讯云还与宁波、天津、广州、汕头等多所城市建立了智慧城市的合作,与这些城市共同探索如何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城市舒适度与便捷度。
中国智慧城市政策演进,德勤《超级智能城市》报告。
现代社会,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和阿尔兹海默症等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非常高。因此,预防、治疗并监测此类疾病的应用将产生可观的效益。远程病人监测系统采取积极预防的治疗理念,这些系统用数字设备读取并采集重要数据,并作为保密信息传送给异地的医生进行评估。在并发症显现和入院治疗之前,这些数据可以向患者和医生发出提早干预的警示。
《智慧城市:数字技术打造宜居家园》报告,麦肯锡全球研究院。
第二层是具体智能应用层。原始数据必须经过处理才能转化为示警、洞见和行动,而开发这些应用则是技术提供商和App开发人员的职责所在。也许理解智慧城市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查看当前可用的所有应用。这些智能应用可分成很多种类,比如出行、医疗、政务、能源、住宅、环保、社区、经济发展等等。
比如,在城市生活领域,广泛在车辆上安装的GPS定位系统是智能地图的数据来源,反映在用户的终端上,可以提供道路实时拥堵状况的参考;家用安全系统能检测室内湿度、温度、天然气浓度,以及摄像头记录到的异常信息,并通过手机终端提醒户主;一座城市的医生能通过高度发达的信息系统和智能技术操控另一座城市手术台上的机械手臂完成手术。另外,物联网技术还正在改善空气治理方式,利用大量更易安装的电化学传感器,可以更有效地收集和发送大量空气数据,通过数据快速识别污染源,并做出干预……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数据,到2025年,部署了智能出行应用的城市可将通勤时间平均缩短15-20%,某些居民的通勤时间缩短得更多。在纽约这样的都市,智能出行技术每天将为上班族节省约13分钟时间;在通勤条件不佳的发展中城市,节省的时间将高达20-30分钟。
改善城市通勤条件大都市中,每天都有数千万人在上下班通勤途中忍受煎熬。因此,改善日常通勤条件已成为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
在中国,目前无论是特大型一线城市,或是中小型城市,皆有智能城市项目落地,并且形成了数个大型智慧城市群,分布在东部沿海以及中西部地区。截至2016年6月,全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76%的地级市,超过500座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未来智慧教育、城市安全、社保信息等领域将成为建设重点。
第三层是城市、企业和公众的接纳及使用程度。许多应用只有在广泛普及并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时,才算是取得了成功。它们向个人用户提供更透明的信息,让其获得全局视角,以便做出更好的决策。
城市“智慧”因何而来?全球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智慧城市建设,中国相关项目的数量更是全球领先。“智慧城市”为何具有如此的吸引力?
降低居民生活成本最初,很多人担心智慧城市建设会让城市变成一个超乎其消费能力的高端技术中心。但实际上,它在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好生活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居民的生活成本。
提升政府效率与公众体验借助科技的力量,政务办公也能一改冗余、低效、耗时,取而代之的是高效、便捷、透明。借助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公务人员可以从枯燥、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精力花费在服务性、创新性更强的工作环节,以提高政府的整体服务能力。
另外,网上就业中心和数字招聘平台对城市的总就业岗位数量也可以产生一些积极影响。这些平台建立了更为高效的招聘机制,减少了寻职时间并吸引更多无业人员加入就业队伍。同时,由大数据驱动的正规教育计划和线上再培训课程可以增加城市的技术人口。最后,营业执照、审批和报税等政府职能实现数字化之后,本地企业就可以免于繁琐的办事流程,从而营造一种更高效的创业氛围。德勤《超级智能城市》报告就测算,投资智慧科技和基础设施的城市能够将失业率降低1%。
全球“智慧城市”投资金额图,德勤《超级智能城市》报告。
腾讯云的“数字广东”建设初见成效,为“数字中国”在全国范围的加快落地,也为中国地方政府提升政务水平,利用数字化解决社会痛点,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提供重要参考样本。
德勤曾做过预测,一旦中国各地方政府完成智能政务的基础设施搭建,每年可节省12亿小时、411亿美元的成本。当然,政府实现智慧政务离不开科技企业的助力。比如,腾讯就依靠其强大的社交应用基因,以及海量的互联网数据处理能力,在微信这个平台中完成了智慧政务的集成。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国内已经有超过5000个政务项目被集中到了微信上。尤其在东南地区城市,很多政府服务已经可以在微信上远程完成。
特大城市的住房紧缺现象比较普遍,这也让大城市的房租和房价节节攀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房屋的征地、环评、设计审批、许可等步骤环环相套,如果这些环节能实现数字化,就能用更短的时间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多样的居住服务。此外,大部分城市都存在大量适合建造填充式住宅的闲置土地。建立开源地籍数据库有助于识别可开发的地块。
智能应用在鼓励居民节约水电、更高效地使用医疗资源的同时,就避免了相关资源和金钱的浪费。出行应用也能提供全新的价值,共享汽车则赋予某些城市居民以无车生活的可能,让他们节省了一大笔购置私家车的费用。
从实际效果看,智慧城市建设也确实给城市带来了实际效益,比如经济增长,交通优化、医疗改善、犯罪预防、环境保护、失业率降低,居民生活质量提升。人们已意识到,智慧城市建设不仅在于先进科技,更关乎洁净的空气、便捷的交通、可持续的城市发展和所有人的生活质量。
目前,全球有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预计到2050年,全球城市居民还将新增25亿人。城市面临的环境压力和基础设施需求愈加沉重;同时,城市居民希望以可负担的成本改善生活质量的呼声也愈发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