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千家观察:2014年IBMS行业分析报告

2019-01-19 15:0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中国好学霸 中国好学霸答案 中国谜语大会 中国谜语大全 中秋节成语 中秋节的成语 终天之恨的意思 众川赴海 众口铄金

  千家品牌实验室公布的品牌指数数据模型中的静态指标包括了品牌识别和品牌实力两大部分,其中品牌识别又包括品牌设计、品牌文化、品牌最高荣誉、品牌历史、品牌国际化与资本化五项;品牌实力包括品牌布局(渠道建设一)、分销渠道(渠道建设二)、客户拓展与市场份额这五项。动态指标包括品牌活跃力与口碑,品牌活跃力又包括平面媒体、网络媒体、搜索力、展会展与、研讨活动五项;品牌口碑包括项目案例、企业荣誉、企业公民行为、论坛口碑、微博口碑、负品牌现象等。

  品牌荣誉对于品牌厂商来说至关重要,而据千家品牌实验室品牌最高荣誉监测数据显示,最高荣誉厂商排在首先的是同方数字城市、太极计算机、中创立方、新基点、泰豪、西安协助同、上海宝信软件、上海银欣、三维力控、深圳共济、TRIDIU。其中同方、太极计算机、中创立方最高荣誉分值达到80分。通过这些数据显示了厂商在品牌建设方面所做的努力,同时也显示了品牌在市场的活跃度较为受关注。

  超过20%的增速

  IT企业的渗透与设备商的挤压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如何重新振作起来,收复自身的失地,开拓新土是摆在众多传统智能建筑工程玩家面前的一道难解而必须要解决的难题。IT强势压境,智能建筑集成商如何接招?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变革,首当其冲的是需要集成商工程商们恶补IT知识。

  智慧楼宇的发展将进一步丰富智能建筑产业链。智能楼宇IT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这股发展势潮下,智能建筑产业链将会发生新的变化。传统智能建筑产业链包括:业主方、硬件设备厂家、系统集成商(工程商)。未来楼宇智慧系统的架构基于云服务,数据发掘等。

[导读]智慧楼宇的发展将进一步丰富智能建筑产业链。智能楼宇IT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在这股发展势潮下,智能建筑产业链将会发生新的变化。传统智能建筑产业链包括:业主方、硬件设备厂家、系统集成商(工程商)。未来楼宇智慧系统的架构基于云服务,数据发掘等。

  根据千家品牌实验室监测,2013年10月-2014年9月,IBMS行业共有9个品牌在4家平面媒体上发表69篇软文,所占页面共136.4页。同方在本年度在行业3本杂志上投放率较高,为其赢得34.08的高分,紧跟其后的太极计算机在2本杂志发表软文,为其赢得23.54的高分。另有8个品牌在2家平面媒体上进行了61个广告投放,得分为80.80分,由此可见在品牌识别度以外,品牌软实力也是增加品牌认可度的重要途径。

  根据千家品牌实验品牌指数监测,2013年10月-2014年9月IBMS行业在市场活动品牌识别力方面持续保持在500分以上,本年度IBMS行业较为稳定且呈持续上升状态,平均总分为537,其中上升较为明显的为2014年6月,最高分值达563,7月总体分值稍有回落,接下来的8、9月份值仍然呈上升趋势。

  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一、2014年度IBMS行业概述

  国家政策支持

  根据《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2014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我国智能建筑起步于1990年,比美国晚了6年,比日本晚4年:目前美国70%的新建建筑为智能建筑,日本的比例为6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20%左右,到2015年,这一比例将有望达到30%。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智能建筑行业已经从幼稚期向成长期发展,科技进步对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现在一些设备制造商针对智能建筑行业推出相关的行业解决方案,并绕过集成商、工程商,走上层路线,直接找到设计单位或业主,推介它们的解决方案。对此,不少集成商都在酝酿或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利润空间逐渐在压缩,有些公司调整策略是加大在物联网、绿色建筑、智能建筑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和增加智能化设计咨询业务。

2014年度IBMS品牌平均分

  2014年度IBMS行业指数分析

  二、2014年IBMS行业品牌指数分析

  三、2014年度IBMS未来发展方向

  由于智能建筑的未来走向就是弱电、强电等系统走势,诸如华为等巨头的策略应该是意图整合整个智能建筑产业链。未来也是朝向整个建筑总包发展,不光要做智能化,还要做配电、机电、装饰,甚至土建。智能建筑行业的终极竞争就会是全能竞争,具有产品优势的集成企业会是行业最终的赢家。

  2014年度IBMS品牌活跃力分析  

  智能建筑的蓬勃市场发展是多方因素促成的结果,其中政策的支持、业主的重视以及智能化系统本身价值得到体现。虽然中国经济已进入市场化时期,但仍不能忽视宏观调控在这个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如果说政策扩大了智能建筑物的市场体量,那么来自甲方用户的肯定使得智能化系统建设有了质的提升。

  目前,智能建筑伴随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一反经济低迷状态,依旧保持年均超过20%的增速。据分析,智能建筑的需求主要来源于新增建筑智能化建设、既有建筑系统升级改造和运营维护以及建筑节能改造系统集成。现阶段我国智能建筑主要集中在大型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大型公共建筑与商业建筑智能化节能效果更加明显。在民用建筑、商用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里,大型公共建筑通过智能化设计和管理后,节能效果最明显;其次是商用建筑。

  民用建筑因其最终用户过于复杂,对节能的需求和成本的控制区别太大,因此智能化的推进速度不如前两者。工业建筑用户往往更加注重生产流程的节能,因此对智能建筑的需求仍然较低。近些年新建政府办公楼及商业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占比达到了60%以上,因此政府办公楼及商业大型公共建筑的规模基本上决定了建筑智能化行业的发展空间和速度。

  IT化的洗礼

2014年度IBMS品牌指数各指标得分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