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安徽建筑大学:特色实验室展建筑风采
4月24日上午,第五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走进安徽高校行”走进了安徽建筑大学。采访团跟随安徽建筑大学宣传部部长胡雯近距离走进了该校的重点实验室参观。
多投资建造重点实验室
记者了解到,安徽建筑大学设立了众多的相关实验室,提升专业硬件设施。这些实验室不仅有利于该校的科研项目开展,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具有积极的影响。
据了解,该校现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建筑健康监测与灾害预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先进建筑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水污染控制与废水资源化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智能建筑与建筑节能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和安徽省先进建筑材料工程实验室),1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城镇化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和安徽省智慧城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这些实验室的建设让该校的学科专业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更利于学生将课堂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特色实验室再创历史佳绩
当天上午,记者团在安徽建筑大学宣传部部长胡雯的带领下来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楼宇控制与节能优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具体参观了建筑智能环境实验室、智能建筑综合实验室、消防安防实验室三个重点实验室。该校电信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陈杰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安徽建筑大学智能建筑实验室成立于2001年,2006年被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实验室,2009年被安徽省科技厅批准为安徽省智能建筑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节能工程与楼宇智能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学科,围绕智能建筑、建筑节能、智慧城市等研究领域,建有楼宇控制与智能家居、物联网应用、建筑能效控制与评估、智能空间信息处理与计算等研究室。智能建筑实验室科研用房总建筑面积2000多平米,仪器设备总值1200万元。在建筑智能环境实验室中摆放着安徽建筑大学智能环境监测系统和室内空气环境监测系统,其精细的系统装置演绎了建筑大学傲人的成果。
随后,该校土木学院院长吴德义教授为记者详细介绍了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据了解,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实验室于2003年立项建设,2009年被安徽省科技厅批准为安徽省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现已成为支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二级学科)、工程力学学科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点的重要研究基地。实验室面积39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350万元。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一是岩土工程计算理论与施工技术;二是高层、大跨度结构的计算分析与工程技术;三是结构振动、稳定及工程防灾减灾技术。
近5年来,实验室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8项,课题经费24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篇。在实验室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该校从黄山当地移植过来的徽派古建筑,它主要是用于研究及示范徽州传统建筑灾害防治与营造施工关键技术的一个样板。
蓄力打造一流科学实验室
安徽建筑大学以建筑为主的独特学科专业是安徽省高等教育较为突出的特色。因此,建造省级乃至国家级的一流科学实验室是毋庸置疑的,该校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楼宇控制与节能优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土木工程学院的建筑结构与地下工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为典型案例,该校在此方面投资的资金、技术与人才为一流科学实验室的打造提供了基础动力。这所以“进德 弘毅 博学 善建”为校训的理工科院校倾力打造一流实验室,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实验基地,为科研项目提供基础设施,为师生打造一双向更高点飞翔的翅膀。(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