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新时代下的智能建筑——专访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长黄久松

2018-01-28 11:05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夏邑县杀人案 361黄金网361 91 free video 赖滢羽种子下载 永丰高速 电影淘娱淘乐 王梦溪 ed2k

[导读]从90年代初的引进智能建筑,到20世纪的兴起,到后来被各专家诟病“只智不能”、“形同虚设“,再到现在的”智慧、节能“等概念的兴起,可谓百转千回。

  从90年代初的引进智能建筑,到20世纪的兴起,到后来被各专家诟病“只智不能”、“形同虚设“,再到现在的”智慧、节能“等概念的兴起,可谓百转千回。

  【人物简介】

  黄久松——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长。

  作为中国智能建筑行业的领导者和发起人之一,他一路引领、推动并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和崛起。

  【采访内容】

  记者:近来“互联网+、智慧城市、节能改造”等热门概念,助推了智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让这个行业更受期待,作为这个行业的见证者,您对未来趋势怎么看?当前智慧城市发展,您认为,最紧要的问题是什么?

  黄久松:新型智慧城市未来发展趋势

  新型智慧城市本质上是以信息为主导、网络为支撑、数据为要义、服务为根本的网络信息体系。

  新型智慧城市的“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打破信息“烟囱”,实现信息互联互通,二是实现跨行业大数据的真正融合和共享,三是构建城市信息安全体系,保障城市安全。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要素----“六个一”系统工程。

  一、构建一个开放的体系架构。

  二、构建共性基础“一张网”。

  三、建立一个通用功能平台。

  四、建立一个数据体系。

  五、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行指挥中心。

  六、建立一套统一的标准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现状五大难题:

  ——达不到“智慧”要求;

  ——信息孤岛、网断联难仍存在;

  ——体制难以突破;

  ——网络权益与安全保障举措失配、错配;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充分。

  【破题对策】

  (1)主攻云服务技术,加强云、管、端“一体化”的技术创新。

  第一,加快大数据、云计算、智慧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创新,尤其是云存储、云计算等云服务产业的技术创新。

  第二,加快开发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安居等)业务操作系统软件与智能终端,以形成技术、业务、管理三结合的智慧能力为重点,加强覆盖云、管、端一体化业务操作系统软件的开发。同时,加强数据综合传输技术的创新,并抓好智能终端装备的开发。

  第三,加强网络安全技术、工程安全技术的创新,培育具备“一揽子”解决问题能力的专业性、高水准的云服务公司。

  (2)以政府购买云服务作为突破口

  (3)解决两大问题

  首先,数据基础标准,要在“统一”二字上下功夫,相当于统一度量衡的“车同轨”;

  其次,各类业务标准体系的对接,要在“打通”两个字上做文章,相当于各条高速公路之间的“连连通”。

  (4)加强配合,确保智慧城市网络权益、秩序与安全。

  (5)以共建共享为原则,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建议】

  深入认识智慧城市建设“五大难题”和“破解难题”,以企业自身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交色。

  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和业务平台(顶层设计和若干智慧板块)是原自业态真实需求,二者必须建设到位,并随业态需求互为依存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庞大,纵向+横向关系复杂,非一蹴而就,应从统筹规划、标准先行、先易后难、以点代面、总结经验、规范运作、逐步扩展。

  智慧城市建设的若干智慧业务板块,项目建设体量大,投资大,业态复杂,没有那个企业能大包大揽,在政府ppp模式下,必须探索行业企业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协调发展的市场模式,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和品牌优势。

  进军智慧城市市场,行业企业要充分调研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不同智慧板块实际,从技术、政策、管理、运作等方面为业主方出谋划策,并提出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到业务平台,以及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运行模式等。

  记者:智能建筑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但同样也面临转型升级的突破,对此,协会是否有相应政策导向?对智能建筑企业您有什么寄语?

  黄久松:大前提:国家的大政方针明确提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重点抓好“十三五”发展规划实施。

  “五大政策支柱”: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

  “五大任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 “三去一降一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医疗、教育、文化、体育、养老等)、双创、中国2025、智慧城市、互联网+等。

  这些政策导向,为智能建筑行业企业营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市场巨大,前景广阔。

  【对智能建筑企业的寄语】

  协会两个指导性文件:《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报告》(2013)和《中建协智能建筑分会未来五年工作纲要》

  ——智能建筑行业企业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坚持行业的“立足智能建筑,面向智慧城市,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发展目标。

  ——进一步夯实智能建筑产业基础,做好“三个融合”(即建筑智能化技术与数据技术、智能化专业与建设各专业、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两手硬”(智能化工程实施与信息应用平台建设都要硬)、“一主多业”、“技术+资本”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