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6日在南京举行 30多家国际智能制造标杆企业
12月6日至8日,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在江苏南京举行。此次大会国际化程度更高,目前已有30多家国际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确定参展。大会设置了3个主展馆,并且首次设立了户外展区,观众可以看到20:1的国产航母模型,还有曾在《变形金刚5》中亮过相的重达20吨的卡特彼勒大型挖掘机等。此外,本次博览会还为观众们安排了机器人表演。
不过智能制造可不仅仅只有机器人,机器人也不仅仅只是用来娱乐。智能制造已经进军各行各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万物智能你的家就是智能管家
南京市地平线机器人有限公司提出了万物智能的看法,与以前不一样,现在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与日俱增,地平线软件研发总监李育国介绍:“2000年仅限于PC互联网,2010年开始运用与移动互联网,到2020年则将进入万物智能互联时代。”
地平线在智能家居领域颇有建树,智能空调、智能吸尘器,许多产品已在生活中有了应用。
家居的智能化终将会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南京物联科技,家里所有的一切都能搭上智能的快车。物联科技市场部工作人员成浩介绍,未来的智能家居不仅用户自己能够管控,在云端也要有强大的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智能的家会根据用户习惯产生相应的智能场景,“比如用户每天六点起床,六点半吃早餐,那么云端大数据就会记录这个习惯,计算处理这些信息。以后每天早上用户起床之前窗帘会自动打开,音箱里会传来你最爱的音乐,早餐也会自动准备好等等。又如晚上睡觉某个时间自动关灯,以往这些行为都可以在软件中进行设置,但真正到了大数据时代,这些会根据用户习惯产生。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家居就像非常贴心的智能管家,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你的起居。”
未来机器人参加高考还给你改卷
继阿里巴巴、小米等国内互联网巨头布局南京后不久,作为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领导者的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区域中心也正式落户南京建邺。在智能化方面科大讯飞进军各行各业。
90后的学生时代都经历了答题卡答题,由于都是客观题,机器读卡已经万无一失了。那如果机器人改主观题会怎样呢?据介绍,主观题涉及到很多东西,包括识别错别字、判断标点符号、甚至修辞手法是否恰当等等。虽然复杂,但并不是不可实现,据介绍,作为“讯飞超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大讯飞正在牵头进行国家科技部863重大专项——类人答题机器人项目,未来要让机器人参加高考,并且可以考上一本,甚至是清华、北大、科大。目前,该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在中英文作文等主观题的自动评阅上,超过人工专家水平,据介绍,机器人参与改卷的情况下,评分结果与专家团队分差值在两分以内的比例为80%以上。机器人阅卷的同时还会给出评语,让学生知晓需改进的方向。
在教育领域,科大讯飞还推出了课堂教学、资源服务、家校互动以及考试测评等系列产品,都实现大规模推广及应用,已形成覆盖从国家到各省市县区、到学校、课堂以及家庭的智慧教育产品体系,并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广泛应用,服务师生超过了8000万。
智能制造成为大会速记的福音
不仅进军教育领域,人工智能还为速记带来了福音。
在以往的电视直播和网络直播中,字幕需要人工打出来,费时费力。遇到重要大会时速记员的压力也会倍增。人工智能遇上速记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据介绍,讯飞听见作为科大讯飞核心语音技术的集大成者,能够将语音实时转成文字。会议结束即可成稿,且标准普通话转写准确率可达95%以上。讯飞听见的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国际领先,包括语音转写识别技术、篇章级处理方案、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阵列解混响技术、口语化风格处理技术、声纹识别等技术,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办公会议、大型发布会、课程培训、电视节目直播等各种对语音转文字时效性和准确率要求较高的场景。
智能制造辅助医生读片
此外,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也发挥出色。
科大讯飞智慧医疗业务致力于将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行业深度融合,拓展人工智能+医疗的新蓝海。
通过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对医院临床业务进行流程再造,减轻医生文书压力,提高医生工作效率;利用智能影像识别技术辅助医生阅片,提高放射科医生的工作效率,降低阅片的漏诊率。通过构建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深度切入医生工作流程,在医生诊断治疗过程中给予人工智能的指导和建议,从而提升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的诊疗服务能力,助力国家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政策的落地,用人工智能助力医疗健康产业。
搭上智能快车的医疗应用还有健康医疗大数据。据介绍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通过对我们每天的作息、饮食、运动数据、家族病史、个人用药史等数据的收集、整理、挖掘和跨库搜索,可以为个人辅助诊断和精准医疗、群体疾病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只要解开这些基因“密码”,就可以更精准地实现对健康人的遗传病携带者筛查、遗传性肿瘤风险预测、新生儿基因筛查等。
智能制造助力人往高处走
提到智能制造的发展,人们也会想到人工智能威胁论。据悉,康尼机电自动化项目推进共计50多个项目,2016年已实施项目实现累计节省人工38人,预计2017年可实现节省64人,年节省千万元以上。但这并没有威胁到工人的工作。相反,机器人的“进场”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多的提升空间。
康尼机电副董事长兼总裁高文明介绍:“以往一些很繁琐的很累的工作现在都由机器人来完成,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变得相对轻松,也有更多的时间来提升自己。比如以前工人都是进行手工操作,但现在,工人们都要学习数控机床,学习编程,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技能的提升。”据悉,康尼机电已经将工人的培训转化为常态化,人才的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提升。
在扬子科创中心,杰若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刘健也说道:“智能制造给人类带来的更多的是便利,而不是威胁,智能制造能取代的工作目前只是简单的重复性、机械性较高的工作,这样反而更容易刺激人往高处走。”(马丽雅 陈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