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统一规格的智能家居网络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只是两大分别由英特尔(Intel)与Nest发起之家庭网络阵营迈向合作的第一步,类似于一年前Thread表示将支持Zigbee应用层架构的举措;但在那之后不久,Zigbee推出自己的新一代增强版网状网络,削弱了Thread的角色。而OCF则是合并开发了自有消费性物联网(即家庭网络)架构的UPnP论坛(Universal Plug and Play Forum)。确实,要让所有的硬件能共同运作,最困难的部分就是牵涉大量测试程序,微软(Microsoft)在过去桌面计算机当道的时代,就发现要认证大量的Windows外围硬件是件困难任务;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Bill Gates)就曾在多次专题演说中提到软件驱动程序,可见得相关问题在当时如何火热。
那些产业组织中的大多数,包括Tread与OCF,都拥有许多共同成员;无怪乎Thread Group主席Grant Erickson会在新闻声明中表示:「Thread Group成员认可并优先选择OCF做为执行于Thread无线网状网络(wireless mesh)的策略性重要应用层;」该声明稿并指出,两家公司将共同合作确保OCF的应用层能完全匹配Tread的无线网状网络,而成员公司可能会需要进一步厘清互操作性细节。
厂商各立阵营已久的家庭网络领域正试图走向统一大道,日前两大产业组织OCF (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以及Thread Group宣布,双方将建立正式的沟通管道;此外两大组织简短提及,将敲定一个方法让OFC之应用层程序代码在Thread的传输层执行,而且承诺将:推动改善交叉应用的互操作性以及设备的链接性。
Apple的智能家居方案
Apple已经定义了数十种Homekit硬件,最近添加了空调、空气清净机、门铃以及IP摄影机;厂商能定义自己的产品或是延伸现有的;不过Pfister也表示,还不清楚是否新推出的Home应用程序能辨别厂商自定义或扩展产品。
属于Homekit阵营的软件开发商Cuno Pfister认为,Home应用程序将加速Apple到目前为止稍嫌缓慢的、进军家庭自动化领域的行动;Pfister的公司Oberon Microsystems专长为微控制器(MCU)开发支持Homekit安全性的软件。
无论如何,让我们面对现实吧…迈向大一统智能家居之路是如此漫长且蜿蜒崎岖。
而基于对Homekit平台硬件将激增的预期,Pfister将公司开发的软件OberonHAP进行升级,以支持通过Wi-Fi与以太网络的IP链接,以及能催生性能更强网关与桥接硬件的Linux;他表示:在去年夏天,我们对于Homekit的未来还感到不太确定。
(责任编辑:ioter)
Pfister指出,将扮演用户链接Homekit硬件之网关的Home应用程序预览版:已经看起来比其他我们玩过的Homekit应用程序优;他并表示:特别是该应用程序整进了锁定屏幕(lock screen)以及控制中心(control center),也就是说比起其他一般应用程序,用户能以更少次数的屏幕点击开启Home。
要期待一个互通无阻的消费性物联网(IoT)环境,我们还得继续等等等…
家庭网络领域的混乱情况在Apple阵营可能就好得多,因为该公司尝试以各种Apple认证产品让一切变得简单;今年6月,Apple宣布iOS 10操作系统将支持全新的Home应用程序,提供简易的用户接口,利用其Home控制智能门锁、照明以及其他家电装备。Homekit已经问世两年,Pfister猜测目前市面上应该有超过一打的Homekit平台产品,而总计有近50家公司表示将支持Apple的API;到今年年底:我预期会有一系列门锁、恒温器以及IP摄影机将支持Homekit。他指出,其中摄影机是新应用,不过根据来自客户的讯息,该类产品已经获得不少关注。
在此同时,苹果(Apple)的Homekit平台可望将触角延伸到更多设备;而更重要的是,Apple将随着iOS 10在今年秋天正式问世,提供终端使用者升级版的Home应用程序。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组织试图一统家庭网络世界,例如由Linux Foundation所经营的AllSeen,也是与OFC类似、另一个推动应用层规格的组织。
you might also like
在可预见的未来,终端使用者得在不同的家用自动化设备中谨慎选择,才能在以通过不同品牌手机、平板设备与电视控制各种连网家电时有更好的体验,否则就是更糟。
制造Homekit硬件的厂商都有开发自己的应用程序,但是通常只能控制其自家产品,无法支持其他Homekit硬件,而非Homekit硬件一定也不行。随着有更多数量、种类的硬件问世,以及Home应用程序的诞生,Pfister对市场前景表示乐观,并期望Apple能对消费者更进一步宣传Homekit:到目前为止他们大部分的沟通还是与软件开发商,并非终端使用者。
要期待一个互通无阻的消费性物联网(IoT)环境,我们还得继续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