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住宅和商场中的那些花哨智能,我们不要!
都说科技改变生活,而要让消费者买单请谨记:他们需要的是好用、会用的“房事”智能。
“圈内更热,圈外较冷”是近来智能家居、商业黑科技的一件烦心事儿。业内各种智能、科技产品研发、应用热热闹闹,而消费者却心生嘀咕,甚至不为所动。问题出在了哪里?
“网红”智能家居遇囧
李刚(化名)家的灯光设置中设有迎客模式。“选择该模式,客人进门后,屋里的灯光会逐渐亮起。一开始,觉得很酷,很新鲜。”他笑道。但后来日生厌烦,就不再使用了。
“目前,让手机变成万能遥控器的做法正流行。可是,在开启房门时候,真的需要使用手机吗?比如,有的老人没有出门携带手机的习惯,这样反倒增加了不方便。”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直言,同样,智能遥控开关窗功能也因人而异,现在不少人都热衷于健身,在家里运动也无时不在,翻身下床开窗就是一例。
“的确,目前‘网红’智能家居产品并没有很多人在使用。”当代置业关联企业第一科技CEO寇鹏也认可。在他看来,原因有二:不好用和不会用。
“不好用”如家中必备电器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热水器等,由于品牌不同,造成这些电器在家里各自为阵,手机APP要经历“下载—注册—匹配”等多个环节,稍不经意间偶尔会出现“自乱阵脚”。扫地机器人也有各种问题,如轮子被卡,一间还没扫完就去另一间等。
“不会用”的显例如“手机现在是智能家居的控制终端,对于老人来讲,会使用智能手机的人少之又少,再加上老花眼,拿着手机控制电器还不如直接用遥控器更方便。”
也就是说,伴随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很多消费者希望生活质量更加优化,而智能家居概念的出现,让很多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家庭看到了希望,但是智能家居并未给家庭带来太多的改变。
所谓智能家居,更多数是利用互联网,让电器与手机做到了互联,可以远程开关或一些其他设定。而某些家居产品标榜“智能”,是为了“智能”而“智能”,并未真正从客户体验角度出发。例如用手机去控制灯的开关,远远不如去按一下开关面板来的实在。
“消费者追求的是对场景差异化的体验需求,而且这种需求还在不断生变。”深圳市智慧家庭协会秘书长蔡锦江强调。比方说一对新婚夫妇,起初想要的是浪漫温馨场景,有了孩子之后则需亲子场景,赡养老人时是养老场景。对此,大可以在云服务器上逐步增加各种定义的场景,消费者随时可按需选用。
蔡锦江估计两年之内,当初为了增加项目附加值且已装配到楼宇中的智能家居产品,需拆掉那些无用且不可更改的系统。
在寇鹏看来,智慧“家”应该从三个角度出发:舒适、方便、满足需求。产品设计应该多从客户体验角度出发,不管是哪个品牌的电器,互相之间必须是互联互通的,电器的控制终端必须是最简单有效快捷的。
在国外的科幻电影中,主人回到家,在门前念道,“door open”,户门自动开启;进门后,一挥手,电视自动打开,一抬手,窗帘自动升起。
“目前科技的发展在以光速来进步,达到理想的中‘智慧’家——利用科技的能量,用最不经意的方式开启最舒适的生活——可能也用不了几年或十几年。”寇鹏期待可以让利用体感和语音控制的家居真正走进行千家万户,被人们所追捧。而实现这一步的方向,是国内行业可以突破互联网思维的限制和约束,研发出真正好用的“破冰产品”,让生活回归到最简单、最快捷、最高智能的方式,不让互联网成为我们的“累赘虫”。
商业也有“黑科技”尴尬事
“智能”的风行,不只是住宅在不断推出新品,营造一种“身在未来”的感觉,商业也已经被黑科技攻占。
Amazon Go是亚马逊提出的一种新超市概念,2016年岁末在美国西雅图开了第一家仅向内部员工开放的门店。而内测阶段过后,该店就会对外开放。
消费者进入店内打开“Amazon Go”的APP,扫描二维码进入“Amazon Go”商店购物,就可以在货架选购,亚马逊应用的新技术“会自动甄别出商品是被拿走还是被放回,并将信息传到消费者的虚拟购物车中”,最终在APP上完成商品结算。消费者离开商店之后,系统会自动发送一张电子小票,包括购买商品的价格和信息。
堪称购物界Uber的Amazon Go一经推出便惊艳了全球。
“少数人的真实感受”是黑科技得以提升甚至突飞猛进的基础。可穿戴设备、VR购物、虚拟现实乃至甚热的Amazon GO “不结账,拿了就走”的超市,无不彰显“黑科技”对于商业的巨大颠覆。
汉博商业研究院院长张海勇表示,高科技手段的智能寻车、电子价签、智能购物车、智能穿衣镜、智能试衣间、机器人导购、虚拟商品墙、智能物流等智能化商业应用,均是商业智能场景不可或缺的。
然而,黑科技带给商业的也有尴尬。
据报道,移动商务分析公司 GPShopper 和市场调研机构 YouGov 的调查显示,只有 18% 的人认为智能试衣镜可能会提高他们的购物体验。这种“魔法”镜子是可以让你看到自己试穿不同款式的虚拟形象效果,帮你寻找心仪的配色和图案。
“现实中确实存在商业智能终端的闲置或荒废,特别是某些智能APP应用、智能终端采集及数据分析系统等。”张海勇补充道。
为何商业的黑科技会有这些“华而不实”呢?
张海勇指出,一则,商业智能与黑科技自身可能存在不够成熟而导致的体验感不足。比如,VR购物本身还未达到完全仿真的体验高度。一则,更多的时候是把黑科技作为应用工具,而非服务本身。
法国Monoprix超市在过去10年拥有一项叫做“Livraison à Domicile+”的服务,具体来说就是,你到超市购物,选择想要的商品放进购物篮,交给超市的工作人员,就可以离开了。工作人员会为你打包好,在1小时内送到你家门口,且不收取额外费用。
殊途同归,“Amazon GO之所以大火,就是改变了商业服务的模式,而使人们的购物体验更快捷、更便利。”张海勇的言外之意是,规避“华而不实”的商业黑科技,就要满足或引导消费者真实需求,把智慧商业的应用放置于提供更好的人性化“服务”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