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警察”执法点位开始公示下周一正式投入使用
在交通执法子系统试运行的这一个月里,日抓拍交通违法行为仍为8万起左右。其中违反禁令标志标线不按导向车道行驶占据了被抓拍交通违法数量的百分之五六十,位居首位,主要表现为直行占据左转车道,左转占用直行车道等。为此,结合广大市民需求,为确保前海一线交通秩序井然,在履行前期相关规定程序的基础上,市交警支队决定自即日起对前海一线新建固定式智能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执法点位进行公示,并于8月18日(即下周一)起正式投入使用,对抓拍到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予以处罚。经本报记者核实,公示的执法点共43处。
在昨天举行的新闻通报会上,市交警支队秩序处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结合项目服务信息发布子系统开发进度及市民需求,自8月18日即下周一起,为市民提供以下3种新建智能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测试期间抓拍到的违法行为查询或提示方式,分别为微信、网站和短信。届时,市民可通过这三种途径获得自己车辆的交通违法情况。
43个点下周一就位
目前智能交通项目已完成全市高污染黄标车数据库导入工作,8月18日起将在市内三区复用原有卡口设备的基础上,自动识别、比对违法驶入限行区域的黄标车,对其予以处罚。
正常行驶“被逼违法”交警部门不予处罚
抓拍8种违法行为
根据规定,在禁停路段违法停车,将给
在发布会上,市环保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当前我市共有黄标车10万辆,这些车辆的信息都已经被整理录入黄标车数据库中,该数据库又实现了和交警部门抓拍及违法信息处理系统的联网,也就是说,若黄标车闯禁区,将被进出三区的各卡口抓拍下来,并录入交警部门的违法信息系统,给予200元的处罚。
此外,对于市民关心的“被逼违法”,比如在狭窄的道路上有车辆违法停在路边,另外一辆车要想通过不得不变道压线,对于这种违法行为,交警部门表示,违法信息被抓拍后,在输入违法处理信息系统前要经过人工分拣,对于这种“被逼违法”,交警部门不会予以处罚的。
交警释疑
此外,为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充分保障公交车在公交专用车道内的路权,智能交通项目已在28路、224路、228路、316路、370路、32路、312路等7条公交线路的车辆上安装了移动式智能交通执法设备,合计20套,涉及香港路、山东路、福州路等市区主干道。现予以公示,并定于8月18日起正式投入使用,对抓拍到的“违法使用公交专用车道”违法行为予以处罚。
据介绍,目前我市已进入旅游旺季,前海一线道路交通拥堵加剧,道路全天基本处于饱和状态。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多发,例如闯红灯、违法停车、违反禁令标志、违反禁止标线以及外地大客车违法驶入禁行区域等,这些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剧了前海一线的道路交通拥堵,给市民出行造成极大影响。
我市建设的智能交通系统一期的“执法”和“信号”两个子系统开始试运行,至今两大系统已经试运行一个月。昨天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经过一个月的试运行,发现违反禁令标志标线违法行为比较突出,此外,智能信号灯控系统对平峰时的交通拥堵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由于尚未统一联网,各自为战,效果尚且不佳。此外,自下周一起,前海一线的智能抓拍将开始动真格。另据悉,交通违法行为的三种查询方式也随即开通。
那么是不是市民的车辆出现违法行为后,能立刻查询到违法信息呢?不是的。市交警支队秩序处的相关负责人说,根据规定,违法信息查询的生效时间一般是在违法行为发生后3至7天内。也就是说,市民在知晓自己违法时,已经过去三天了。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记者 杨海涛通讯员 陈 刚 栾心龙
进公交车道也要“抓”
交通执法子系统能够实现对禁停路段内违法停放车辆的自动取证和抓拍,试运行期间,若车辆在禁停路段违法停车达30秒,智能交通执法子系统就会起拍,不过自即日起,违法停车的起拍时间将延长至1分钟,也就是说,车辆在违停路段停放1分钟后,不管其车内是否有司机,都将被抓拍。
1.违反信号灯规定2.违反禁止标线3.违反禁令标志(违法停车行为)4.违反禁令标志(违法左转等行为)5.逆向行驶(违法驶入对向车道、违法驶入单行线)6.不按导向车道行驶7.违法使用专用道8.遇停车排队/缓慢行驶,在人行横道、网状线内停车
予200元记3分的处罚。
发表评论愿您的每句评论,都能给大家的生活添色彩,带来共鸣,带来思索,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