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我国智慧城市历程回顾
“到目前为止,我们碎片化的智慧城市强调了社区服务,强调了微博政务,也强调了各种大数据的模式,但是,智慧城市能不能和城市社区、和老百姓全方位的需求、和市场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方面还有非常广阔的提升空间。”
业内人士指出,在智慧城市里有很多政府是非常了解如何去定位智慧城市,但也有很多的城市是跟风的,这种跟风把智慧城市变成了一个单纯的比如招商引资、资源置换这样一种方式,所以有很多的人并没有去深入思考智慧城市未来应该怎么去发展。
李铁指出,博览会是中国的实际反映,第一体现了政府的功能,大数据的运算;第二体现了各个产业、行业在这方面(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第三是心理现实还是初始阶段、碎片化阶段。通过博览会,让大家看到有些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同时在其他方面衔接的时候能不能找到跨界、分享,在智慧家庭、社区和城市中进行整合机会。
五年内制定41项智慧城市国家标准
对于融资,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也认为,政府的融资模式要创新。“过去靠卖地、土地财政肯定不行,要引入社会化的资金,这对于政府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
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益民服务、“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绿色生态、“互联网+”人工智能等11个具体行动,再次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在近一年中,国家相关部门多次发文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各自发展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是个跨界的时代,只有跨界才能实现互联网对实体经营的改革。怎么来带动实体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享,只有合理的利益分享才是最好的切合点,没有利益、没有利益机制跨界不可能实现,没有利益分享不可能有更好的服务、互补,所以在‘互联网’时代,跨界、整合、分享、利益是未来的趋势,而在这种趋势中,会自动的激发出新的想象空间和实体经营发展空间,这就是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