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投影大跃进 ? 不,从农村到城市都有放量空间!
另一方面,智能投影的需求远比当年的互联网电视更有市场。当年的互联网电视是内容更加丰富和功能上的创新,但在外观设计上与彩电无异,而智能投影则是从外观设计到使用环境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所以,智能投影才会吸引更多人的关注。甚至是农村市场对智能投影的需求都在快速增长。这种普惠方式对于一个品类的普及发展不言而喻。
智能投影将进入快速增长期。
5 月 30 日,海信旗下年轻潮牌 Vidda 正式发布全球首款 4K 全色激光投影 C1,以 6999 元 " 同等价位、性能翻倍 " 宣告了显示行业巨头海信加码布局智能投影市场。而在此之前,TCL、长虹等均推出家用智能投影规划。
智能投影市场逐渐 " 绽放 " 有目共睹。
如果从形式上看,不难发现,如今的智能投影赛道与当初众多互联网电视,背靠资本角逐厮杀的情况颇为相似。曾经的互联网电视江湖,有的品牌顺利突出重围,其中典型代表如小米电视,而有些品牌却被市场湮没,比如乐视电视、暴风 TV 等。
近期,首个抖音官方认证的家用智能投影仪 " 知麻影院电视 " 抖品牌获得了亿元级别 A 轮融资,估值十亿元,而这已经是智能投影仪行业在 30 天不到时间里收获的第二次大额融资。就在 3 月 15 日,另一家投影仪品牌 "JMGO 坚果 " 也刚刚获得了 10 亿元的融资。
从城市到农村,智能投影需求正在放量,这条赛道上未来仍有很大的空间。
一方面是在传统彩电面临增长天花板时,消费者需求并未减弱,寻找替代品是新一代消费者的共性,而智能投影是率先吸引年轻人的大屏产品之一。
从需求上看,智能投影赛道与当初的互联网电视有质的区别。未来的市场有很大空间,智能投影行业绝不会成为当初互联网电视的翻版。
其实,智能投影这波行情和曾经的互联网电视有本质的区别:
由此可见,没有制造和技术创新能力,缺少大量的用户基础做支撑,品牌积淀,仅仅依靠价格战取胜显然是难以长久的,对于智能投影市场同样如此。
【蓝科技观察】智能投影快速增长的背后 , 是 " 大跃进 " 式的跨越增长。这会不会成为几年前互联网电视的翻版 ? 通过营造虚假繁荣 , 吸引大量资本进入 , 然后拉抬股价后借机离场 ?从趋势上看,据 IDC 预计数据,到 2025 年中国投影机市场 5 年总复合增长率将超过 16%。这表明未来的投影产业仍存在持续向上的空间,这与当年的互联网电视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再比如海信,通过旗下年轻潮牌 Vidda 发力家用激光投影,在市场上形成了口碑与用户预期的同频共振。消费者对 Vidda 家用激光投影的预期,是基于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是典型的价值驱动。
可以肯定的是,智能投影逐渐捕获年轻人这一主力消费群体的青睐,需求增长又反作用于投影赛道的技术迭代。
例如一直在投影赛道深耕的极米,凭借着长期积累的投影技术,形成了属于自身的全投影品类矩阵。数据显示,极米 2021 年全年出货量占比高达 21.2%,不仅拿下国内投影市场出货量第一,更拉开了与跟随者的差距,市场占有率超过第二到第四名总和。
现如今,热闹的智能投影市场除了例如极米、当贝等投影起家的头部品牌外,又加入了如海信等知名老牌家电企业,甚至一些新兴品牌依靠融资都来凑热闹,希望实现弯道超车。
对比彩电行业的市场之争,价格战是最常见的。例如,互联网电视对老牌电视行业发起了一场生态革命。昔日的乐视超级电视凭借性价比优势,在彩电市场杀出一条血路,迅速打开了品牌知名度。随后,包括联想、暴风影音、PPTV、风行、小米等品牌也陆续入局。当然,最终只有小米杀出了一条血路,其他互联网电视基本成为过眼云烟。
目前市场上的智能投影分为几类:第一类是极米、当贝等发迹于投影行业的企业;第二类是老牌知名家电企业依托于技术、品牌和市场优势,开始进入智能投影,比如海信、长虹、TCL、索尼、三星等;第三类是以峰米科技为主,以激光电视和智能投影为主业;第四类是小米这种互联网企业为代表,进入智能投影行业。
如今经过四年的市场培育,各大新兴品牌发力投影赛道已经到达了空前的高度,仅京东一家电商平台就有超过 170+ 个投影品牌在售。但资本仍然推动着行业疾速前行。
价格战不是唯一,有价值更吸引用户。
据不完全统计,早在 2018 年,智能投影行业迎来资本大眷顾,其中,极米、坚果、大眼橙等企业相继获得投资,为产业带来了超 12 亿元的巨额资金支持。
中国企业似乎更热衷一窝蜂式的 " 造势 "。当然,我们并不否定智能投影的市场前景。只是当大量的资本挤入这条赛道,其中不乏鱼龙混杂者缺少技术含量而依靠融资进入这一领域时,他们的持续性在哪里 ? 会不会以价格战搅乱行业的一池春水 ?
另一股新势力当仁不让。作为中国彩电业的霸主,海信旗下年轻潮牌 Vidda 正式发布全球首款 4K 全色激光投影 C1 一经问世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当然,一个新品类打开市场,在高压竞争中,价格战是切开市场的捷径。但智能投影行业要想走得长远,一是要以科技为核心,二是以用户为支撑。
洛图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智能投影设备市场规模为 59.6 亿元,到了 2021 年,这一数字已经扩大至 116.1 亿元。
(图片:吕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