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數字化轉型:從智慧城市建設到城市智慧治理
數字化轉型自起步階段至今,帶來了勞動生產自動化、閑暇生活多樣化、日常生活便捷化、社會交往多元化等影響,使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發生巨大的變革。李明超從技術變革的驅動力、治理生態的不定性、治理問題的復雜性、治理需求的多樣性四個層面分析了數字化轉型的動力。他表示,數字化不僅是信息處理方式的變革,而且是城市治理模式的變革。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已經成為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智慧治理作為推動智慧社會、智慧城市發展的主要現實路徑,是全球治理理念在實踐領域的深化革新,是數據技術賦能高質量發展與治理的現實導向。”
在此背景下,杭州城研中心、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智慧產業委秘書長李明超博士以《從智慧城市建設到城市智慧治理》為題,在中國智慧交通管理產業聯盟指導、大華股份主辦、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協辦的2022“雲聯萬物 數智未來” 高峰論壇上,就數字化轉型和智慧城市建設等問題開展演講。李明超在演講中提出,要進行“條抓塊統”的城市智慧治理,從不同層次創新開展城市智慧治理之路。
李明超提到,數字化改革未來方向的總體架構,可參考浙江省數字化改革“1612”體系架構,一是要打破數據壁壘,拓展數字治理場景﹔二是要線上線下結合,完善數據歸集渠道﹔三是要多跨協同管理,構建數字服務業務體系﹔四是可對上海市數字化轉型與浙江省數字化改革互相參考借鑒,建設國際數字之都與建成全球數字變革高地,要圍繞黨政機關、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法治、數字文化及基層治理同步改革,跨部門、跨領域、跨行業實現數據流通的多跨協同。
數字化改革對城市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影響深遠,需要厘清城市智慧治理的發展邏輯、多主體協同機制及總體架構、模塊功能、標准體系、評價指標。李明超指出,實現城市智慧治理,需要多層次、全方位創新開展。第一,要實現從分離治理到連接治理的理念創新。第二,要實現從分域治理到整合治理的制度創新。第三,要實現從電子治理到數據治理的工具創新。第四,要實現從模糊治理到精准治理的模式創新。
智慧城市願景提出以來,智慧城市建設還面臨一系列挑戰與問題。李明超指出,智慧城市建設還存在著系統脆弱、信息安全、數字鴻溝、算法至上、倫理缺位、供給壟斷、原子化存在、輿情波動、民主陷阱以及人機脫節十大風險。因此,沒有數字化轉型的底座支撐,智慧城市建設始終是難以立足的“瘸腿型結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城市智慧治理體現了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下多主體協同共治的特征,兼具工具理性和價值理性。中國文化體系下的智慧治理不同於西方文化體系下的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結合了數字人文的優長,更加注重以共商共建共享的方式充分挖掘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以實現科學決策、智能管理、供需對接和精准服務。
原標題:數字化轉型:從智慧城市建設到城市智慧治理
近十幾年來,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為代表的信息化建設高速發展,技術治理引領社會變革已經在全國蔚然成風。然而,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沖擊下,“智慧城市不智慧”的問題暴露得一覽無余。2020年3月,上海市和浙江省分別開展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化改革的相關探索。
“雲聯萬物 數智未來”高峰論壇,探討了如何通過技術治理給智慧城市和城市治理補上數字化的短板,未來,數字化轉型賦能城市智慧治理,將打造城市治理新生態,創新社會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推進數字社會的發展,進一步推動國家治理體系的建設和完善。
(責編:趙竹青、陳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