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临港正打造上海智慧城市“样板间”

2020-08-26 12:11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中国最富20大城市排行榜 显卡排行榜 卡盟刷钻平台排名 美国科幻大片 3d网络游戏 最新公测网游 朱丽倩的照片 日本Av欧美Av

法制网首页>> 城市治理>>即时播报>> 临港正打造上海智慧城市“样板间”发布时间:2020-08-26 11:02 星期三来源:新民晚报


图说:陆肖元在第三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上作主题演讲 来源/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城运中心复杂案件派单仅需5分钟、特斯拉模式下“4天4证”、“一码通查”……临港新片区的“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以“临港速度”惠民便民、引人注目。“这背后离不开人工智能的运用。”在日前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主办的2020第三届上海人工智能大会暨第三届图像、视频处理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上,上海浦东临港智慧城市发展中心主任陆肖元在接受新民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临港新片区的智慧城市发展已进入3.0阶段——全面赋能社会治理。

“临港智慧城市建设将围绕实现新片区‘五个自由,一个便利’的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我们希望运用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构建新片区运行要素全量汇聚的大脑智能中枢,实现人、车、物、贸易、金融、环境、数据等全域状态的精准感知。”陆肖元表示,“到2025年初步建成全球领先的超级智能自由港。”

公共服务“一网通办”

“原来的数字政务更偏重数字化、信息化。在技术日臻成熟的当下,这些内容已成为了基础,人工智能助推了城市新发展。”陆肖元提到。在“一网通办”场景中,AI为公众提供了辅助化服务,人机协同加快了审批服务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

在临港,刚需、高频事项如今已100%线上办理。以“无人干预审批”为例,今年6月,上海临港供排水发展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周艳取得了《临港污水处理厂牌海管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告知承诺行政许可决定书》。与以往不同的是,她轻轻松松地坐在公司办公室,全程无纸化网上办结,前后历时仅5分钟,“临港速度”让她惊叹不已。

“政务服务数据资源门户主要提供统一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其他部门可以直接申请需要的数据资源。同时,利用政务服务数据资源门户,实现对数据对接的全过程监控和已对接的数据接口实时监测。”陆肖元表示。


图说:智能决策微循环工作台 来源/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博士侯晓宇介绍,基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知识图谱与智能决策核心算法,构建起了上海临港的智能派单平台。“我们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进行城市全域普查与重点区域详查,实现巡查效率整体提升;并通过电脑端和手机端的提醒,借助相应的案件处置流程,保证事件的及时闭环处置。”此外,上海高等研究院还打造了智能决策微循环工作台,为进一步辅助人工,实现案件发现、派发、处置自动化、智能化。

在“一网统管”方面,机器人、无人机、无人驾驶等正成为城市管理力量的延伸。在众多“统管”智能应用中,“AI边缘计算平台”成为新亮点。不同于以往由“城市大脑”作为中枢汇集大量数据,如今的“AI边缘计算平台”采用“5G+AI+IoT(物联网)”模式,将部署在边缘处的物联网结点与AI摄像头联动起来,通过5G传输关键视频、照片。一方面缓解了“城市大脑”压力,低功耗快速部署;另一方面,核心算力得以应用在价值更高的地方。

据陆肖元介绍,建设“AI边缘计算平台”还极大带动了人工智能的产业发展。“边缘芯片应用场景丰富——需要用到摄像头、结构化的地方都可以应用此技术。国内企业可以通过制造边缘芯片切入市场,市场规模至少是千亿级别。”

智慧城市“样板间”

“AI算法引擎让算法与业务场景解耦。而‘AI+技术’正助力城市管理精细化。”侯晓宇感叹。战略规划细致、本地产业供给、新生代算法人才涌现、应用场景丰富多元……得天独厚的条件赋予了临港新片区发展智慧城市的优势。“临港将是我们上海智慧城市的样板间。”陆肖元说,“样板间重视底部基础建设的经验尤其值得推广。临港智慧城市的底座是一颗‘城市大脑’,注重能力互通、数据互通。”举例来说,原先道路上的摄像头仅用于违章抓拍,现在也能用于积水实况监测,实现能力互通。数据升级为动态后,事项办理的实时状态得以呈现,公共服务并行互通的要求得以满足。

“数字孪生城市”同样也是智慧城市底座中的一部分。据悉,临港的“数字孪生城市”未来将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面向如园区、工地等的具体化场景。另外,未来孪生空间内会叠加更多维的数据,在虚拟世界中映射真实世界,预知未来从而影响对真实世界的运行管理。

“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临港已从底层的构建城市大脑、数字孪生城市,上升到了如今的统管通办优化城市治理,顶层将会是数字经济的发展。”陆肖元表示,“我们将按照规划继续前进,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智慧城市的建设,让更丰富的技术得以应用,为市民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陈蕾 记者 郜阳)


责任编辑:魏巍8287928

  • 中国多举措保障 ...

    厉行节约 反对 ...

  • 全国人大常委会 ...

    微商卖新冠疫苗 ...

  • 国旗法修正草案 ...

    公安部“昆仑2 ...

  •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