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交通助力疫情防控 配合企业复工需求
比如前文提到的各种联网售票系统和出行预约系统共享,就可最大可能的还原某一出行者的全部出行轨迹;属于公安交警的车辆卡口大数据系统与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数据、ETC门架数据、服务区加油站卡口数据等共享,就几乎能得出某一车辆的全部在途数据,公安交警的卡口数据与交通运管的场站视频监控数据结合,就能更好的判别非法营运车辆。
疫情防控,最重要的即是防控,搞清楚人、车的流动,从哪里来,经过了哪里,到了哪里,从而从千万甚至亿万数据中,排查相关在疫区停留、经过的人和车。排查车辆比较简单,这和交通管控中,车辆卡口大数据系统极为契合,因此在疫情防控初期,诸多省、市都依靠缉查布控系统,将相关车辆数据排查出来,从而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隔离防控提供依据,而且这样的排查用时很短,主要依靠市际卡口的前端采集数据,被套牌的可能性在经过前两年的专项打击和长期执法,已经近乎于零,但存在车牌识别错误的可能性,而一个车牌识别错误,就会对一个家庭造成困扰。
新冠疫情发生到现在,第一个14天已经过去,第二个14天还在进行,可能不会有多少同行像小编一样,只能呆坐在家办公,因为全国范围内,交通运输工作已经逐步恢复,包括城际客运、城市公交,配合企业生产复工的需要。
现在的交通运输工作重点是既要防控疫情,也要为复工返工提供支持。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乘坐家人、朋友的小汽车或者黑车返乡,这部分人又怎么排查呢?我们知道,手机信令是早期交通信息服务以及交通规划经常用到的数据,因此可通过手机漫游记录可以查询人员是否到过疫区,至少能精确到哪一个县。
人、车涉“疫”排查
最后就是,所有公交、出租、网约车、城际客运等所安装的车载视频监控,都可以升级一下功能,识别乘客是否正确佩戴了口罩。
除此以外,系统与系统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在紧急时期进行数据共享,很有必要。
技术以人为本,这句话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
车辆排查较为容易,人员的主动排查就相对复杂,铁路、航空、道路水路客运、顺风车等出行都已经实施了实名制,但道路客运还存在站外上客的情况,相对难以获得完全的旅客信息,而且多种出行方式的售票信息系统并不互通,只有将这几种出行方式的旅客出行信息全部汇集,才能完全排查。
市内交通方面,也已有部分城市恢复,但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不论是公交、出租、网约车,能够实现实名制出行是许多地方政府和运输企业的现实需求。通过什么实现?一是让乘客主动扫码自行填写信息,但可能难以获得真实信息;二是通过聚合支付,比如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一些公交公司的出行APP,将实名制作为扫码支付的前提,缺点就是,总有一些非电子支付的乘客。
当这些交通工具是合法的出行服务提供商提供,因为已经广泛实施实名制,那么查找相关人员也就不那么困难,但如果确诊人员乘坐的是非法营运车辆,那么相关排查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因此这一阶段,对非法营运车辆的识别、打击将是运管、交警部门的一个重要工作,包括非法营运大巴,蓝牌车甚至于摩的、电动单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