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运营”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未来之匙”
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处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服务市场更新迭代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服务业务总经理戴炜表示,智慧服务正在从要素驱动变成效率驱动,再变成创新驱动。在这个历程中,智慧创新非常重要,会发挥关键作用。
新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智能时代变革已成定局,智慧服务成为时代进化的基石。联想携手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延庆智慧城市能源互联网绿色云计算中心是智慧城市3.0的典型案例。凭借大数据处理和超算构建能力,联想通过50余项节能专利技术为云计算中心加持,使其实现真正的“绿色”。PUE是数据中心最重要的能耗指标,越接近于“1”越好,PUE≤1.5是绿色云计算中心分界线。戴炜指出,该数据中心,全年PUE值已实现小于1.4,未来将达到1.2。
随着市场内的厂商越来越多,政府获取技术的难度在逐渐降低。未来,在技术获取难度逐步降低的背景下,运营将是“未来之匙”。
在网络数字空间,再造一个与现实物理城市匹配对应的数字城市,通过构建物理城市与数字城市一一对应、协同交互、智能操控的复杂系统,使其与物理城市平行运转,通过虚拟服务现实数据驱动治理,智能定义一切等运行机制,实现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和虚拟化、全状态实时化和可视化、城市运行管理协同化、智能化,形成物理维度上的实体世界和信息维度上的虚拟世界同生共存、虚实交融的智慧城市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智慧服务 运营 协同交互 城市建设 绿色
“运营”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未来之匙”
2019-11-19 来源:人民邮电报 作者:路琪
从供给侧看,一是技术趋向平台化。政府的采购模式逐渐从以渠道为主转变为以平台为主。二是商业整体生态化。智慧城市平台上运营的不仅有政府,还有体验城市服务的居民等,形成一个双边网络的新型商业模式。三是厂商加速进入市场。2012年开始的“技术导向”盛宴,很多IT厂商、集成商、电信运营商进入智慧城市领域,2018年的特征是以城市和原有科技业务结合为主打,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进入市场,再到今年呈现出以城市和原有主营业务的结合为突破的趋势,很多金融公司,房地产公司也在加速进入市场。
智慧城市进一步演进发展衍生出的数字孪生城市是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一条新兴技术路径,是城市智能化、运营可持续化的前沿先进模式,也是一个吸引高端智力资源共同参与,从局部应用到全局优化,持续迭代更新的城市级创新平台。
智慧城市演变到3.0时代,需求端是大融合的趋势。一是组织架构趋向融合。自2017年起,广州、合肥、杭州、南京等近30个城市已经成立大数据局,并由大数据局和相关业务部门主导业务需求,由大数据局牵头进行主导和决策。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IoT、云计算等技术的普及,大数据的整合利用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因此大数据局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二是基础设施趋向融合。中国31个省(区、市)的政务云基本建设完毕,330个地级市中62%建设了政务云,政务云、IT基础设施、产业云加速融合。三是政府主导的超级应用建设逐步加速。省、市一级的政务App开始出现,政务超级App是政府服务面向企业、个人、社会组织机构的外延。IDC研究总监、政府行业和智慧城市首席分析师闫海伦认为,超级应用的建设会变成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很重要的核心。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的不断积累,我国进入以“以人为本”和“绿色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阶段。在智慧城市演变进程中,需求端、供给侧以及服务商的角色都在发生着变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各项国家数字化战略的核心组成,也是重要的“应用场景试验场”。根据IDC预测,到2023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投资将超过2000亿元。智慧城市的投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平台,以城市云、政务云和数字核心为主。另一类是应用,从场景上来看,平安城市、交通管理、云平台、应急管理、数字核心是投资的重点方向。
数字孪生城市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研发投入,还可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带动地方政府对于智慧城市的建设投资。据IDC预测,中国智慧城市技术相关投资在2016~2021年间将保持年复合增长率19.3%的稳定增长。以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系统集成商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阵营,正向数字孪生城市方向加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