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万物互联,RFID等物联网技术构筑新一代智能物流系统

2019-08-25 11:42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goo55 佛语 教育格言 jerk 生日祝福语 韩美味加盟 shooting star

一、前言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对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社会经济的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其具有巨大增长潜能,已是当今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战略制高点,成为各国家构建社会新模式和重塑国家长期竞争力的先导。据Gartner预计,2020年全球接入物联网的设备数量与人类数量比将达到4比1,且超过65%的企业将在经营和管理流程中采用物联网设备。考虑到未来可能会是机器人帮助人从网上下单或发出服务请求,我们将进入一个待“物”如“人”的时代。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物流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物流业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是相比国际现代化物流企业而言,我国物流企业在运营管理上有待进一步向集约型转变,并通过新型的信息科技赋能来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随着微机电系统(MEMS)传感器、微波无线射频识别(RFID),5G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前沿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积累,物联网技术将进入全面爆发阶段,并通过促进物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推动新商业模式衍生,来提升物流企业经营效率和客户体验。

因传统的物流商业模式以及基础设施很难再适应现代化物流产业的发展需求,一批有前瞻性的物流企业已经着手在运输、仓储、配送、信息互通共享平台建设等多个环节中,率先开始采用物联网技术,逐步迈向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道路,进而构筑起基于物联网的新一代的智能物流系统。(GIIS 2019第四届物流产业创新峰会倒计时28天!致物流黄金时代,致科技智创未来)

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

物联网是指万物互联构成的服务网络,通过智能终端和设备给物理世界的物体与环境赋能,使得物与物之间能够互相感知、沟通以及互动,来传达自身的内在状态或外部环境信息。广义上讲,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共享,物联网不仅指的是物与物之间,也包含人与物、人与现实环境之间的信息交换,通过将网络环境下的各种感知设备(如各类传感器)与智能终端(如各类智能硬件)相结合,利用物联网来实现万物的数字化,实现物体的自我智能识别、主动定位追踪、自发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组织服务交付等功能。

虽然,物联网在发展历史上受到过设备和实体设施安全以及数据隐私等方面的挑战与质疑,但并不能成为物联网快速发展的阻碍,人类以开放的心态拥抱这一历史性机遇,快速将物联网技术付诸使用,并期待在这股技术变革的浪潮中,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得到日新月异的变革。

2017年,工信部发布《物联网“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物联网现已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随着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万计的新型终端将接入网络并产生海量数据,物联网相关的应用将出现突破性增长并促使社会生产、社会管理和居民生活方式进一步向网络化、精细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工信部旗下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物联网设备达到12.1亿台,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设备数量将增长到53.8亿台。2014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了63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6%,2015年产业规模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3%。到2020年,中国物联网的整体规模将达到2万亿元。

物联网技术架构包含四个层级,分别是: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位于底层的感知层,依托于图像捕捉装置、RFID感应器、传感器以及GPS定位器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或智能硬件设备,来实现对物理世界物与事件的感知与互动控制;传输层主要是通过各类通信协议,将感知层采集的信息通过各种网络(有线和无线、短距和长距)传输至平台层;平台层则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将感知信息进行融合分析和处理,通过中间件与行业应用实现衔接;最终应用层将物联网技术落地于各个细分的行业应用场景,从而实现面向大众用户的服务功能。

三、物流领域“智联”万物的物联网关键技术

万物实现互联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生产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并促进智能化城市的建设。智能物流系统作为城市核心重要基础设施,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的生命线,将在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改造下得以迅速升级。考虑到智能物流的实现过程需要不同类型的物联网技术做支撑,从感知执行层面、网络传输层面到应用服务层面,不同类型的物联网技术对智能物流系统的构建起到针对性的作用。

第一,感知层技术是物联网的先行技术,物体只有被感知,才能被发现和交互。感知层技术的应用,让物联网系统能够迅速识别物流过程中的目标物体。感知层中常使用智能标签技术、机器视觉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区域高精度定位技术等来完成对物体的感知与跟踪。

首先,利用海量无线传感器可以实时地获取物品状态和物流信息,保证后台远程监测信息的真实性与完备性,在物流仓库管理和物品配送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其次,物联网终端让物流管理人员实现对货物的状态和位置实时监控。在跟踪货物过程中,监控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对配送速度,物品状态进行全面了解,有针对性地优化运输线路,提高运输效率,并对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比如冷链中的货物温度变化)做出紧急处理。

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认为,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的尺寸越来越小、功耗越来越低,智能标签技术作为物联网领域最重要的技术之一,能够对物流过程中的物品进行自动识别与状态标记,并建立完整数字档案。

经过标记的物品,其全周期的完整信息将被智能标签保存、被读取设备自动获取采集,为物流供应链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该技术能够有效应用于对货物、运输车辆的实时监控、货物的智能调度以及产品的智能化仓储管理等多个场景。

第二,网络传输层相关技术是万物互联互通得以实现的必备要素。智能物流有系统化和网络化特性,必须基于网络条件和通信技术来进行信息传递和数据处理。考虑到大型物流企业网络覆盖全国甚至海外,物联网需要依托于网络传输层的相关技术来实现物流的长距离有效管理。

现有通信技术面向物联网的海量连接需求,向低功耗和广覆盖发展。低功耗广域网LPWAN技术是当前发展的热点。NB-IoT、eMTC、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低功耗、高性能的物联网打下坚实的基础。NB-IoT是一种基站复用的蜂窝网络,支持低功耗设备在广域网的蜂窝数据连接,可直接部署于GSM网络、UMTS网络或LTE网络,有速率快、成本低、功耗低、覆盖广的特点。

基于NB-IoT技术的物联网平台可助力物流企业实现对运输、仓储、配送、装卸、包装、流通加工、信息管理七大环节和多个工作场景的信息协同与控制,提升作业效率和生产力。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