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一文读懂京东智能城市布局:重新定义智慧城市的“方法论”
雷锋网采访到了他,现在他的职务是京东金融副总裁、首席数据科学家、城市计算事业部总经理,在整个对话中,我们清晰了解了京东金融在智能城市领域的整个规划,以及在这个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的领域,他们又是如何面对痛点、直面竞争。
阅读 ()
在京东智能城市的布局中,基本可以看出其遵循城市形态的规律,打造城市不同模式:
对于城市计算平台而言,基础是云计算,而时空索引等技术跟云计算与分布式计算结合,形成了这个平台的核心技术。如何理解?
2、数据安全和数据融合存在矛盾:城市中各部门的壁垒非常高,有的壁垒是出于数据安全的考虑,这使得数据融合面临障碍;
在京东金融的理解里,城市其实是缺乏一套整体的操作系统的,类似Windows,而他们推出的“城市计算平台”就是要做这样一件事。
4、品牌上:京东目前已进入世界500强前列,为700多家金融机构服务,建立了强大的渠道资源,品牌效应凸显。
·平台生态化:城市计算平台从一开始就是开放的架构,这意味着众多企业能够参与平台的协作,利用底层的积木化设计,快速搭建决策应用,“基于Windows开发出的小程序、小游戏会越来越多。”
京东智能城市如何定义自己:独特的“第四类”
京东城市计算平台选择在这里突破,是基于技术难度大,能形成有效经验去做智能城市移植。历史上,宿迁的改革精神也是有目共睹,因此几年之后的宿迁“大变样”非常值得期待。
雷锋网了解到,京东不止于授课这种模式,还参与了学科建设、组织学位、定向培养、联合研发等,利用京东在北京、南京、广西、成都等全国多个城市的研究院,快速培养人才,既保证学生能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同时又让学生在京东的平台上做模块化的设计与研究。
眼下,京东智能城市覆盖的Top6场景分别是:智能商业、智能交通、城市规划、环境能耗、公共安全、智能政务等,金融和医疗模块正在添加。
为此,郑宇专门写作了城市计算领域的第一本书,名字就叫《城市计算》,目前正在校稿当中。事实上,“城市计算”这个名词也是郑宇最先提出来的,并对其框架、方法论、定义做了大量推广工作。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城市计算”主页上,至今留着的还是郑宇的研究成果。
三坊七巷:2018年6月9日,福州市三坊七巷鼓楼区被授予“信用城区”牌匾,这也意味着国内首个以信用为主题的城市街区在福州开街。据悉,鼓楼信用街区建设依托“e福州”APP推出的茉莉分,利用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的方法,实现对群众信用肖像完整的刻画,展现群众在司法、政务、金融等各个领域的信用评价。
·算法模块化:实际上,时空数据的两层算法是模块化、积木化的,背后的算法原理相同。这就好比用Windows,其操作系统里有很多公共的API,通过调用这些API就能组合出一个应用。
谈智慧城市:不仅要谈结果,更要谈方法论
这就是一个闭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017年11月13日,国家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与京东金融签署《关于加强信用信息共享的合作备忘录》,其主要目的是国家信息中心和京东金融将共同推动各类信用信息共享共用,加快联合奖惩措施在金融领域落地应用,有效激励守信行为,严厉惩戒失信行为,扩大联合奖惩应用效果。
眼下,京东智能城市已经为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环保部、水利部、交通部等多个中央部委, 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南京、西安、福州、宿迁、桂林、昆明、天津、青岛、南通、贵州、雄安等30多座城市的地方政府提供技术服务,同时跟国家能源集团、联通集团、北控集团等多个大型国有企业建立了深入合作。
传统意义上的数据是文本、图像和语音,而城市数据则聚集在时空数据,包括空间坐标、时间读数等等,这就推动了京东打造出特殊的“时空数据管理方法”,将时空查询、时空机器学习、多源数据融合充分结合。
3、专业人才匮乏:智能城市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专业背景出身的人才少之又少,加上大学培养模式的缺陷,学以致用的难度非常大。
智能城市爆款经典案例——信用城市!
2、云服务提供商:实际逻辑上是卖云,但云本身不是很好的知识数据,这些公司会将业务与云进行捆绑,云的地位最重而智能则显得轻量;
由于目前这个平台在京东城市中的重要性,雷锋网总结了其3个主要特点:
这个平台如此重要,承担着京东金融智能城市业务整个技术秘密,那它的构成是如何呢?
这意味着城市在长久的规划、运维和预算中持续迭代,城市计算的方案也要适应城市自身的动态迭代过程。因此,京东总结了一套从规划到运维再到预测,然后预测又去指导未来规划的一个闭环可持续发展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产学研一体化能力”实际上是京东智能城市的重头戏。近30所知名高校都与京东展开了学科、学位方面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