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快递小哥别被送货机器人唬住,它们还只是个“孩子”!

2019-05-05 17:20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002667 出包王女第四季 换手 香花女人 iq过大河 人心不古 就算是爸爸也想做

毫无疑问,亚马逊部署送货机器人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一天已经悄无声息的到来了!

今年的1月24日,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宣布,送货机器人Scout已经就位,即将开启实地测试。到目前为止6台Scout还一直在为华盛顿州斯诺霍米什县的消费者投送包裹。

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尤其是一名女性消费者,听到这样的新闻,我的内心抑制不住地开心。首先快递员的智能化可以让我们“智能”地选择收货时间,还能动态查询包裹投递的即时信息。其次,快递员的机器化也为我们的人身安全加了一把锁,毕竟不少单身女性因在家接收包裹而遭遇不测的新闻确实令人颤栗。

但是站在快递员的角度着想,我又被深深的担忧所笼罩:送货机器人的上岗便意味着人类快递员的下岗。以中国为例,中国是世界第一快递大国,最新的行业统计,中国快递员人数突破了300万人,这个解决最后一公里痛点的机器人上线,可能会对数以百万人的就业和无数家庭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过看了亚马逊送货机器人的视频,我的这种担忧缓和了很多,因为它们离全面代替人类快递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Scout是一台全电动的六轮机器人,外观尺寸只有一个小型冷却器大小,身披蓝色外衣,看起来很呆萌。但是Scout体积太小,一次可投递的包裹只能按个位数计。

在起始阶段,所有Scout送货机器人投递包裹时将在一名亚马逊员工的陪同下进行,巡航速度大致相当于『步行』。是的,你没看错,就是步行。现在的快递小哥骑着电动车满大街飞驰地送包裹的速度都不能让顾客满意,Scout这种尿性的送货速度恐怕分分钟都会被消费者投诉到怀疑人生。

整体看来,Scout完全就是个蹒跚学步的婴儿。不仅“走路”速度慢,还不会爬楼梯,下雨天无法出门,与顾客的交流还没跨越语言障碍,“大脑”也没发育成熟。

照此看来,目前如果让Scout去和人类快递员抢饭碗无异于让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儿与一名成年人进行赛跑,结果可想而知。

电商巨头间的送货机器人大PK,究竟鹿死谁手?

盯上送货机器人的远不止亚马逊一家,并且亚马逊还不是最早的一家。

去年618,刘强东突然扔出一枚超级核弹,炸的整个物流业措手不及,炸得送货员胆战心惊。

2018年6月20日,在北京海淀区,20多台京东配送机器人整装待发。随着调度平台发出命令,首批载有618订单的配送机器人自动出发。京东的智能配送机器人正式上路意味着全球首次全场景常态化配送运营。

据悉,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识别、躲避障碍物辨别红路灯,还能自动驾驶、路线规划、主动换道、车位识别、自主泊车……

配送机器人快到目的地时,后台系统将取货信息发送给用户。“我是京东智能配送机器人,已顺利抵达您的楼下,请凭提货码提取商品。”

消费者可自由选择人脸识别、输入取货验证码、点击手机App链接等三种方式取货,十分方便。

当然,上面说到送货机器人,仅仅是京东物流革命的一小步。京东地上跑是智能化的,天上飞的,一样无人!

在京东618促销创造1600亿元新高之后,刘强东宣布:今年618最让他高兴的,是京东第一架重型无人机正式下线!这辆无人机,目标有效载重量达到1-5吨!飞行距离超过1000公里!100%自主知识产权!

1

本月初,一则《京东的快递兄弟,从此“无底薪奔跑”》的新闻将京东推到了风口浪尖,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京东大刀阔斧打造智能物流的野心。

巨头之间的竞争从来都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电商老大阿里和老二京东更是如此。在京东如火如荼推出送货机器人的同时,阿里也没闲着,甚至可以说是抢跑京东。

阿里的配送机器人被称为小G,最早于2016年亮相,去年升级到了『小G二代』。

据了解,小G一代身高 1 米左右,装载 10-20 个包裹,能实现自动规划路径、避开障碍物、行人、车辆等功能,甚至能自行乘坐电梯、判断电梯的拥挤程度。

小G二代和小G一代区别不是很大,看起来都很像一个海豚宝宝,但在功能上,小G二代更智能、更灵活,也跑得更快。

将京东、阿里和亚马逊的送货机器人一比,咋一看,好像京东和阿里赢了。但深挖下去,你会发现,就目前来说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竞争。

自动驾驶汽车所遭遇之“痛”,送货机器人也有,还可能更甚。

无论是京东的送货机器人,还是阿里的小G亦或是亚马逊的Scout都可以被称为无人送货车,本质上就是能够自动导航驾驶的小型快递车。

就这点而言,送货机器人要想拥有与快递员抢饭碗的能力,就必须具备全自动驾驶的能力,而专业的自动驾驶企业还在该领域摸爬滚打,对于门外汉的电商企业来说要想破解这种技术就更非易事。就算想借助其他企业的力量,那也得等这项技术完全落地才有可能。

自动驾驶技术只是其一,与机器人的交流又是另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何时送货、送货上门主人却不在家、包裹损毁丢失等等这样的问题,送货机器人真有能力解决吗?在人类快递员身上,这些都是小问题,因为通过沟通就能立马解决。

对于目前还在咿呀学语,只能掌握简单、程式化用语的机器人来说,我们跟它们提出这样的问题,真的不是在为难它们吗?它们会不会逼得像Siri一样回答你:“对不起,这个问题我还没有学到。”

再者,在机器人的移动技术上,如何上电梯、爬楼梯也是各家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瑞士苏黎世理工大学已经研发出了可以自己坐电梯的机器人,但是针对没有电梯的环境,自己“长腿”的机器人可能就是唯一的解决方案。可是,运货小车装上大长腿之后还能有之前的负重量吗?

最后,当快递小哥上门送货碰到女性朋友独自一人在家时,我们会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感到担忧,但是当快递员换成机器人后我们可能需要为它们的“人身安全”捏一把汗,尤其是像亚马逊Scout这样呆萌的机器人。

当它们行驶到较偏僻的地方,难保不会有人对它们下毒手,将它们劫持回家,改装成家用机器人甚至给孩子当玩具,这种事情在共享单车身上可没少发生。

因此,对于送货机器人我们不要过于乐观,在它们能满大街给我们送货之前,还需要过五关斩六将。

送货机器人艰难落地的背后仓储机器人却混的风生水起

送货机器人作为解决包裹递送最后一公里痛点的关键技术无疑备受关注,任何有关它们的风吹草动都能引起我们的关注。但实际上,送货机器人还只是智能物流领域的冰山一角。

提到智能物流,就不能不提仓储机器人,而说到仓储机器人就绕不开Kiva Systems仓储机器人公司。

Kiva是全球知名的物流机器人技术先驱,它的机器人能在仓库内智能分拣包裹,运送包裹。2012年,Kiva被亚马逊以48.6亿元人民币收之麾下,并开始被应用到物流仓储业务中,当时引爆了整个市场。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