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电网不只是电网公司的事
就目前中国尚未完全清晰的智能电网具体发展规划来看,各界的眼光都投向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的身上。电网公司被认为是担负未来智能电网发展重任的主体。
> 相关专题:
智能电网代表了输配电行业最重要的市场与技术趋势之一。
这里所指的“平衡、对冲”实际上是因为新能源发电大多数没有持续稳定性,间歇性较强,如果不稳定的电源接在传统电网上,电网将不能够直接承受某一时刻突如其来的“洪峰”或“低谷”。这也是目前传统电网对于新能源上网问题无法令人满意解决的重要原因。
李瑞庆对早报记者表示,智能电网的研究现在只是刚开始,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影响巨大的产业革命,未来肯定还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
实际上按照最为理想的状态,目前的电网、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应当三网合一,实现全面的合并。“在那时候,只要终端安装足够多的插座和电池,不同用户即可根据偏好,随时为自己的电动车、空调等设备充电,甚至可以放电。”这不仅成本最经济,而且能够实现真正的“互联互通”,只是,这种理想状态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情况。
对于这个足够前沿且具有战略高度的“智能电网”,可以想见的是,仍需要20-30年才能完全建立起来,期间必然会有一些认识上的不断突破。
“智能电网不只是电网公司的事,电信等行业同样面临很大机遇”
更为言简意赅的总结是,欧美的发展思路是遵循了“以清洁、高效、分布式为核心”,而与之相对应的中国是以“特高压为核心”。按照华东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帅军庆对早报记者所说,“这并不矛盾,也无优劣之分”。
“分布式”VS“超高压”
“智能电网的核心是促进新能源的利用,大规模使用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大规模地实现节能、减排”,李瑞庆对早报记者强调,在近几十年需要解决的是以电为使用形式的新能源发展的问题。
按照武建东对智能电网的阐释,应该借鉴欧美经验,在我国营建与欧美略有不同的“电力光纤复合电缆电网”。在该光纤电网基础上,传播“宽带”信息成为了可能,另外,“根据政策开放程度,今后电网将逐步开放宽带、电视盒通讯等业务。”
对于未来的智能电网,武建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洲际能源互动网络计划”,其框架是以一个全球电网互动升级标准为基础,实现中国电网体系的互动转型,同时这个体系的标准兼容并蓄洲际互动电网建设,可将东亚、东南亚、中亚、俄罗斯乃至非洲和大洋洲等地的发电、输电、供电、用电的电力产业和有关能源产业互联集成起来,实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电力能源交流。
我国的资源分布和电力负荷面临着巨大的反差,在西北等地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却受运输等瓶颈限制难以输出,另外华东等电力负荷中心频频遭遇电力短缺,并由此形成一定时期煤电油运全面紧张的严峻考验。
“现在”VS“未来”
“这是个因地制宜的问题,中国的新能源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人口稀少,难以就地使用,发电后如何传输?这必须由强大的超高压电网来传输”,李瑞庆对早报记者表示,“我也提到智能电网的发展是促进新能源的发展,比如风能、太阳能的接入需要‘平衡、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