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我国智能电网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其中,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完成的“国家直流大电流计量标准研究建立与应用”课题主要研究的“直流大电流”,在金属冶炼、智能电网建设、高铁、电动汽车、航天、国防军工以及核物理和高能物理等科学研究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计量需求。受大电流磁场干扰和校准技术限制,国际上直流大电流计量标准一直难以突破10-6的水平;同时由于缺乏高准确度的直流大电流国家计量标准,我国国防军工、电力、铁路等行业最高计量机构使用的高准确度直流大电流测量仪器无法可靠溯源;受安装和使用现场强电流产生的磁场干扰等限制,金属电解企业使用的直流大电流传感器也无法校准。
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攻关和工程实践,我国企业已经全面突破从发电到用电各技术领域的智能电网核心技术。张北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等智能电网示范项目,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亮点,在世界范围都是绝无仅有的。“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创新工程”项目更是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在此基础上还研制了2kA-60kA(0.01-0.05级)系列工业现场直流大电流标准传感器,开发了在线整流机组效率测量系统和交直流分时电量测量管理系统,成功应用于多家金属电解企业,为企业优化工艺提供了在线测量支持,帮助企业提高整流运行效率,降低直流电单耗,节约电能约1000万度/年,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为国防、核动力、高铁、电机、电动汽车等行业大电流测量标准和传感器制造企业的研究、设计和检测提供了量值溯源和技术支持,为高准确度仪器仪表制造企业提供了技术咨询。
能源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2016年11月召开的第六届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智能电网研讨会(简称:中美智能电网研讨会)透露,双方4个智能电站示范项目目前已全部按期完成。
深圳湾科技生态园项目作为前海智能电网技术试点项目之一,被选为此次示范工程参观的重点。该生态园地处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南区,毗邻前海、靠近香港,占地20.31万平方米,是一座汇集了多种科技元素的国际科技产业园区,园区内不仅装配了各类智能配用电设备,能够实现配电网智能运行及故障自愈、分布式能源的智能化协调和调度等,还建设了附建式变电站、光伏电源,以及冰蓄冷等分布式储能系统。
2、中国美国4个智能电网示范项目全部按期完成
2016年11月2日,与会代表到深圳湾科技生态园现场参观,考察该项目的智能化应用和商业推广模式,还参观了深圳供电局输变电设备全维度状态监测中心和多能互补系统。
根据中美两国2013年4月发表的《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国家发改委与美国国务院共同牵头建立了中美气候变化工作组,主要在低碳城市、智能电网等8个方面开展合作,中国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能源部分别为智能电网领域交流合作的中美双方牵头单位。双方于2013年底签订了《中美智能电网合作的工作计划》,结合两国发展情况,各选取2个(共4个)具有代表性的智能电网项目,共同分析研究,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每年在中美各举行一次技术研讨会。
智能电网国际化进程加快
在火电发电领域,在国内率先对先进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候选高温合金在高温蒸汽环境下的氧化行为进行研究。在水力发电领域,构建了大型水轮发电机综合实验模拟系统,建立了不对称运行工况下阻尼绕组电流仿真计算的长路耦合模型和大型同步发电机机--场--路--网耦合时步有限元仿真模型。
智能电网的投资机会存在于电网各环节,包括智能调度、新能源接入、电动汽车产业等。不仅如此,随着世界范围内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发展,电网将真正实现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一方面,国内的投资机会在加大。国家电网计划2016年全年新装智能电表6058万只,2017年底完成6.6万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国内智能电网企业纷纷实施国际化战略,正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
在燃料电池发电领域,采用冲压与激光焊接组合工艺研制出燃料电池组合双极板,制备出的偏铝酸锂隔膜的各项参数指标均达到MCFC要求。在高效电网领域,提出了智能电网框架下用能系统效率测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热泵、双蓄空调的能效仿真模型和数字化电能表及直流电能表计量特性的评估方法,解决了数字化电能、直流电能溯源问题;提出了终端可信接入方法,为智能电网架构下能效管理及计量信息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技术手段。
这4个电站中,美方的两个示范项目为尔湾智能电网示范项目和微网示范项目,中方的为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智能电网项目和深圳前海智能电网技术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