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BATH入局的车联网生存之道

2019-02-26 12:0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凶相毕露的意思 汹涌澎湃的意思 虚无缥缈的意思 徐庶进曹营 学贯中西的意思 血性男儿 寻花问柳 呀打一成语 哑巴吃黄连 哑然失笑的意思

从车联网巨头布局不难看出车联网的角色定位和发展规划仍然处于试验和摸索的阶段。

自2009年在中国真正开始以来,车联网已经历了10年的发展历程,车联网产业正逐渐成为全球创新的新热点以及汽车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车联网产业链主要包括终端软、硬件提供商、电信运营商、整车厂商、互联网厂商、第三方IT提供商、行业应用提供商及行业客户等,涉及芯片、OS、语音、地图、云计算、AI人工智能、大数据、安全、支付、5G与V2X、无人驾驶等诸多领域。

从制造业角度而言,产业链中上游包括元器件供应商、通信设备提供商、汽车电子系统供应商等,下游主要是整车厂商,包括传统车企与互联网车企。

此外,车联网产业链中还包括大量服务业角色,如地图等软件与数据提供商、通信服务商、车内软件提供商等。

随着自动驾驶、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联网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车联网技术向着智能化、网联化方向演进,车载操作系统、新型汽车电子、车载通信、服务平台、安全等关键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车载屏幕和手机APP是最重要的两个车联网载体,而AI带来的语音交互方式正在改变车联网的入口,基于对话的车辆指挥和服务唤醒,让车联网服务可以在驾驶过程中被呼唤出来,且不影响驾驶正常进行。

交互入口的升级,将带来了车联网产业升级。

首先 ,车联网可以直接参与到驾驶过程中来,比如实现语音控制的精准导航、AR导航等等。

其次 ,车主在驾驶过程中,可以完成更多服务,甚至有消费的可能,比如车载支付、车载电商。

而这种入口的升级,是建立在大量AI技术与解决能力的基础上,比如语音识别、语义理解、知识图谱,以及AI技术背后的服务与产品,比如云计算、地图、支付、电商等等。

而这些能力,没有一项是车企及其传统供应链的强项,车企无论是尝试自己打造新的车联网系统,购买供应商的升级方案,基础的AI能力还是要从云计算与AI巨头那里获取。

包括华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博泰、科大讯飞等互联网和科技公司纷纷与各大汽车企业合作,共同发力车联网,形成了车联网领域的新局面。

AI语音交互作为入口的车联网产业升级当中,车企一定要与科技巨头进行合作,区别只是合作的方式与深度而已。

然而,车的主角都只能是驾驶,而不是AI与互联网。车联网归根到蒂要落到车上,虽然互联网巨头在目前车联网的发展上占据了主导作用,但是最终把车联网落到实处的还是汽车制造厂商,而其他相关企业更多的是作为汽车厂商的合作伙伴,辅助加速车联网的落地。

互联网企业和车企在车联网上关注的重点不一样,汽车企业的关注点往往是安全,出于安全性、技术保密与制造成本的考虑,车企在车联网领域还不够开放;而互联网企业关注点是快速迭代,依靠软件的优势提升用户体验,希望车企能更加的开放。

认识上的差异,导致车联网的发展碰到了一些阻碍。

比如 ,技术标准不统一。车联网的接口目前并没有国家标准,各家汽车厂商、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都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定制化自己的车联网终端,汽车对外的接口、协议标准不一,以及缺乏统一的应用等。

再如 ,对商业模式的认识不统一。有的车企认为车联网是用来提升品牌形象,促进营销,有的车企认为车联网可以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利润,还有的认为车联网是构建产业数字化服务生态的入口与基础,导致车联网的发展出现了多种路线。

而最重要的是,虽然消费者已经意识到车联网可以带来车生活的巨大改变,也乐于接受这种改变,但目前的车联网终端带给消费者的体验还不是特别完美,使用不够方便,功能也不够全面,因此,大家对各种硬件、应用、增值服务的反应都是观望。

虽然目前车联网领域还面临一些障碍,但是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发展前景依然非常值得期待。

第一 ,在不久的将来,车联网的标准将会统一。由于涉及交通安全,车联网标准将由国家制定统一,参与制定标准,将在竞争中获得先机。

2018年1月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研究起草的《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3月,国家工信部发布了《2018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要充分发挥标准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促进作用。

2018年6月,工信部与国家标准委联合印发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信息通信)》和《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电子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推动车联网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

第二 ,随着车联网入口的升级,应用会更加丰富。技术突破的核心,在于能不能利用现有AI技术,完成驾驶核心体验的升级,为AI+车联网确立市场存在必要性。

科技巨头、服务提供商、汽车厂商、零部件厂商以及供应链企业,都在车联网产业链中有重要作用,如何把各方的需求加以整合,形成能满足车企个性需求的车联网系统,是当务之急。

而这些也是目前车联网巨头们正在努力的方向,在未来的车联网中要想过得有滋有味,就必须摆正自己正确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各家有理想的公司均制定了自己的车联网发展策略,未来将进一步形成自己的车联网生态环境,以支持长足发展。

下面《汽车商业评论》带大家看看在中国车联网圈子里比较有影响的几家企业是如何做的。

华为

特点: 追求“云、管、端”一体化,为车企转型提供使能,以自己更擅长的信息通信能力切入汽车领域,主要定位车联网解决方案和智能驾驶,与车企、政府、相关生态伙伴共同构建的一个开放式车联网生态系统。

布局: 华为认为车联网的核心是安全、效率和体验,OceanConnect是华为的车联网平台,为车企转型提供联接使能、数据使能、生态使能和演进使能,通过全球可达的公有云部署能力,满足车企业务全球化运营需求,并通过对车况和驾驶行为等车辆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实现智能内容分发和业务推荐,致力于使能车辆的智能化网联、车企的服务化转型和交通的智能化,具备C-V2X/AI等未来演进能力。

2013年,华为成立“车联网业务部”, 推出了车载模块ME909T,正式进军车联网领域。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