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物联网时代绿色学校怎么建
“当前,节约型校园建设总体规划不清晰,既能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又能体现大学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节约型校园建设目标不尽合理,是绿色学校创建面临的挑战之一。”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副主任邬国强认为,政策的普适性与高校的个性化之间存在矛盾,“节约型校园建设是高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但高校分布广泛,学校的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和办学类型等又需要有适应高校的个性化策略。”
1996年开始,《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首次提出“绿色学校”的概念。此后,让校园绿色、节约、环保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特别是“十二五”以来,相关评价标准、具体工作方案的制定实施,给绿色学校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环境。而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更给绿色学校带来了技术应用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和提升。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绿色学校建设面临哪些难点,应当如何去解决?在这方面,一些学校已经或正在开展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要做到学校事业规划、校园规划、能源资源使用规划的多规合一,就需要在规划的顶层设计下建设能源数据平台;而制定个性化绿色学校策略,则需全面开展校园环境监测,实施校内垃圾减量分类和节水节电节能等工作。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绿色学校创建,不仅能推进能源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还能有效推动生态素质教育,传播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近年来,适应物联网时代要求的能源管理被视为这些难点的突破口。通过用能管理模式的创新升级,提高资源使用的效率、效益和质量,成为目前许多校园能源管理工作的选择。
能耗管理打开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