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专访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执行官陈心颖:打造智慧城
每经记者 宋戈 实习记者 胡琳 实习编辑 廖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8月21日,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在深圳市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智博会由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深圳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平安共同主办。
深圳市人民政府陈如桂市长在会上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部署、来推进,进一步加快完善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网络服务基础设施,全面推广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计划用3年时间基本建成一图全面感知、一号走遍深圳、一键知全局、一体运行联动、一站创新创业、一屏智享生活,努力实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
“现在国家十九大提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和服务大众,我们认为这个技术也可以服务,我们抱着这样的理念做智慧城市。”平安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执行官陈心颖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
智慧城市要做到“智慧、智理、智效”自2008年被首次正式提出以来,“智慧城市”转眼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已从概念阶段全面进入规划乃至实施落地阶段,越来越多国家将智慧城市纳入国家战略。
而在国内,从2012年住建部正式启动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到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首次把智慧城市建设引入国家战略规划,智慧城市的实施在国内迅速升温。中国已逐步成为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最大的“试验场”,并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发展之路。
“现在国家十九大提出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和服务大众,我们认为技术也可以服务,我们也是抱着这样的理念做智慧城市。”陈心颖指出,“按照国家导向,要建设智慧城市,不只是在生活方面,我们也会在其他方面向市民提供服务,教育也是如此。”
基于此,平安是以服务的视角,在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中,创造性提出了“智慧、智理、智效”的“知行果合一”体系。
打造智慧城市,并不是用技术把所有服务都做在一个APP上。“我们做的东西都有延伸,例如交通和车险。以前我们把技术用于为自己服务,那为什么不能扩大开来,为大众服务呢?”陈心颖说道。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张,智慧城市是需要专业的机构从顶层设计、系统建设到落地追踪,方方面面都精心设计的系统工程。
创新科技为城市赋能《平安智慧城市白皮书》显示,全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超过76%的地级城市,超过500座城市,明确提出或正在建设智慧城市。由此可见,智慧城市队伍十分庞大。
智慧城市结合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所以公司都在不断地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陈心颖认为目前人工智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种:一是认知,市民验证、交通辨认等都是智能认知的一部分;二是医疗,提升当地医院质量,很多医院的图片参差不齐。此外,人工智能更多地被运用于预测。
“我们能做到交通除预测,并不是拿个屏幕展示就可以了,而是实时动态的监测深圳717个关卡,接下来什么时候会塞车,什么时候不会塞车,起到交通疏导作用。”陈心颖说道。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让智慧城市的落地有了技术支持,但并不是一味技术论就能打造出真正的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是让标准更统一,执行更高效,从而提高产能。以违规来举例,以前需要人工看视频来监测违规信息,这不是高产能的东西,不同人的标准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现在主要是人工智能来解决,用过去几年的数据把它‘训练’出来,让数据越来越准。”陈心颖说道。
近年来,平安智慧城市相关解决方案已落地,与南宁、广东、深圳等多个省市合作探索现代财政云。其中,在南宁上线半年来,已累计为南宁市国有企业直接节约融资成本超过37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