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家居 谁主沉浮(1)
url:,id:0
繁华景象背后,实际也有几个重要的问题在拷问智能家居产业:企业如何挖掘智能家居市场需求?互联网企业的跨界融合,智能家居企业如何自处?在智能家居的混战中,平台到底应该走向开放还是封闭?
图片来源:mydrivers.com
■本报见习记者李勤
最近,2015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ifa)正在被一大波智能家居厂商“围剿”。飞利浦走的是浪漫风,展出的ambilux电视可让周围环境都有与画面同步的影像色彩,达到“秋水共长天一色”。松下则推出了全套智能家居产品,如智能门禁、智能报警器、移动侦测设备、家庭监控摄像头等。三星的物联网设备新品sleepsense能在用户睡眠过程中分析其心跳和呼吸情况,并与电视、空调等不同电子设备连接,从而提供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近年来,智能家居的国内外市场不太平静: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国外智能家居公司nestlabs;lg展出其智能家居管理系统homechat;三星发布了智能家居平台smarthome;小米家装试水房地产精装修行业;阿里巴巴与创维、飞利浦等家电巨头联合推出智能家电……
繁华景象背后,实际也有几个重要的问题在拷问智能家居产业:企业如何挖掘智能家居市场需求?互联网企业的跨界融合,智能家居企业如何自处?在智能家居的混战中,平台到底应该走向开放还是封闭?
所给真的所需?
在人们的印象中,传统智能家居多停留在昂贵、奢侈、不实用、稳定性差、用户体验差、操作复杂的层面。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科技管理部副总工程师龚仕伟对此深有体会,他在近日举办的ofweek2015中国智能家居产业峰会上坦承:从应用经验上而言,智能家居方案的效果并非特别好,现在的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态度比较谨慎,虽然一些高端用户在房间配备了智能家居方案,“但感觉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一些低端用户会买电子产品进行diy,但他们其实对智能家居的场景应用并不是特别清楚。
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龚仕伟揭示了这一现象:传统智能家居多数以房地产销售的卖点存在,建设过程中用户参与度不高,产品、技术、功能等多为开发商或集成商一厢情愿。他认为,应厘清智能家居的建设界面,开发商应以提供基础设施为主,产品、技术、功能的定制则交由用户思考。
不久前,海尔与华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携手在智能路由与芯片、移动智能终端与家电互动、云平台对接与数据共享、品牌建设等方面达成了全方位跨领域合作关系。近期又有一家移动互联网产品与服务提供商、a股上市公司联络互动,与海尔牵手达成战略合作。
海尔u+如何理解用户的需求?其产品总监吴飞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表示,要找到用户刚需,了解用户真实需求,如用户体验差等问题,将随着社会资本的投入和更多智能硬件的普及而得到解决。比如,互联网企业不看重硬件的盈利而看重用户和数据,会以新的盈利模式来消除价格壁垒,用资本的话语权来统一用户体验。“这个问题已经部分解决,不会再成为阻碍。”他颇具信心。
谁能占据主导权
正如吴飞所言,互联网企业的加入可能给智能家居产业带来“春风”,家电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已经展开,互联网企业、传统家居企业将扮演怎样的角色?未来到底谁会占据主导权?
深圳市视得安罗格朗电子有限公司战略市场总监王凤认为,互联网是一种多元化的销售拓展,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系统解决方案,因为它们的销售模式和渠道模式不一样。
“传统销售模式是楼盘在卖出去之前,系统方案就已经安装进去,而互联网智能家居单品更多的是针对终端消费者。我们现在一方面会在单品上做一个模式的兼容,另一方面会在技术上做一个开放的接口,让消费者用智能终端去控制。”王凤说。
但是,如bat(百度、腾讯、阿里巴巴)、360、小米等都在涉足智能硬件,在智能家居领域大力扩张时,传统制造企业真的不担心吗?
王凤坦言,相对于互联网公司,传统制造商在软件的开发能力上可能要弱一些。但反过来看,互联网巨头更多将注意力放在开放性上,对产品的关注度会比较小。而且这种开放的心态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我们和互联网企业可以有一些合作的机会,但这个过程会比较长”。
龚仕伟则更倾向于未来互联网企业会占据主导权。他建议,家电企业具有硬件优势,应专注于电器本身的核心功能,从硬件品质和人机工程学两方面提高用户体验;互联网企业具有软件优势,应专注于云服务平台的开发及通信协议标准化,从实现家电互联互通方面增强用户与家电的互动体验。
2
1
[责任编辑:yf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