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王叁寿:建设有心有脑的新型智慧城市
事实上,即便拥有海量用户、强大如BAT的公司,也不可能完全覆盖所有数据源和全部应用需求。不同政府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产生的数据片段,只有深度融合才能组成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没有合作共享,大数据就是空谈。
数字中国阔步向前,智慧社会未来已来,王叁寿距离他的“数据星河”梦想不再遥远,数据价值超过土地价值的一天已近在眼前。
如今,完成C轮融资的九次方大数据,在三轮融资中共计获得33家政府引导基金、顶尖产业基金先后注资,市场估值或超过100亿元,奠定了政府大数据领域头部企业的位置,数据星河产业生态圈初见端倪。
政府数据如同深埋的“地下水”,大数据公司通过应用场景设计、大数据平台应用等,能有效帮助地方政府打通数据资源的“信息孤岛”,建设数据“管道”,让数据流通和碰撞,从而激发更大的价值。
早在2012年,住建部就启动智慧城市试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过300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但早期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盲目建设、各自为阵、信息孤岛等现象,工程建设重建设、轻运营,重投入、轻实效,让智慧城市缺乏真正的“智慧”。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直言,70%的城市都处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起步区和准备区,中国目前仍没有一个标杆智慧城市。
作为大数据领域的前沿实践者,九次方大数据创始人王叁寿在本次论坛上表示,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数据分析处理的智能。有心、有脑、有生态才是新型智慧城市。“一是智慧城市要有‘心’,互联互通的数据管道如同一个智慧城市的引擎,将为城市发展提供强劲驱动力;二是智慧城市要有‘脑’,如果一家给城市提供智慧城市服务的公司,没有数据科学家,没有做数据建模分析算法,你可以理解为这个智慧城市建完之后也不会有脑;三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不是制造壁垒的资金浪费黑洞,而是一种合作共赢生态。数据源服务商应该更好担负起构架良好大数据生态的历史使命。” 王叁寿表示。
打造智慧城市的“数字引擎”
探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构建“数据星河”的生态圈
新时期立足我国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实际提出的新型智慧城市概念,为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供了新机遇。智慧城市最终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建设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日前举行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新型智慧城市”分论坛上,政府官员、专家学家以及企业代表等各界嘉宾围绕多个议题对话交流,探讨了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方法路径,以及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及创新应用。与会嘉宾普遍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以人为本,需要更加注重城市各类信息的共享、城市大数据的挖掘利用,以及城市安全的构建和保障。
新型智慧城市是新时代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重要抓手和综合载体。随着数据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推动数据的开放共享,释放数据资产的价值,正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核心内容。在以数据新要素为驱动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数据资产运营的作用日益重要。作为国内最早涉足政府大数据领域的领先大数据资产运营商,九次方正构建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星河”,致力于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数字驱动力。
在数据汇聚和分类的基础上,各行各业通过大数据实现转型升级、革新再造,最终将让“自来水”变成“可口可乐”:通过海量数据的提取、价值分析与挖掘,信用、安监、交通等系统将实现高速运转与智能决策,医疗、教育、食品安全等系统能更好地服务于百姓,形成数据驱动型的城市治理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