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智能交通时代 路网如何应对

2018-05-29 15:54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萌妹子图片 piaojinghui 山城美姫 so.xunlei.com 东方神起王道文吧 利豪揪痧视频 鬼斧神工造句 麻辣烫13次 cf兰裙低图片 bdaremote rosi吧 东博神相

    从ETC不停车收费到无感支付,从手机APP导航到北斗卫星技术定位,从路况提示屏发布道路交通预警到雷达检测车辆超速超载……我们的公路越来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为寻求适合本土实际的先进智能交通技术产品,破解目前我国交通管理存在的技术瓶颈,邓韶辉1990年开始在国内驱车考察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发展及安全现状,至今行程已达50万公里。他和伙伴们陆续走访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余个国家,在17个国家驾车行驶3万多公里,拜访了20余家在国际上有名气的先进智能交通企业,希望能够搭建起中外合作的纽带和桥梁,合作开发出既接中国地气,又可有效提高交通安全、交通运输效率和降低交通污染的先进智能交通技术。目前该公司已找到国际合作伙伴并研发出自己的技术产品。邓韶辉告诉记者,他们和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建立了联系,与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还在南京设立了研发分公司,借助各级科研院所的力量,持续合作开发新的技术产品。

    智能交通系统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着眼于交通信息的广泛应用与服务,二是着眼于提高既有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


    报警被触发后该系统还可根据预案自动将异常事件通过可变信息标志、可变限速标志、车道指示标志等发布预警给司乘人员,实现对车流车速的诱导和调控,防止二次事故和多次事故的发生,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降低交通污染。
    5月3日,在山西禾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邓韶辉向记者展示了这套保障隧道交通安全的“秘密武器”。在显示器上,雷达覆盖范围内的车辆、行人运动轨迹皆清晰可见,鼠标点至行进中的车辆,屏幕右方就可显示出该车辆的行进参数及车型尺寸。其中一辆车低于系统设定速度,屏幕上立刻出现红色警报。
    智能交通俨然已成为我国交通运输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面,以及全面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手段。
    智能交通系统将主要由移动通信、宽带网、RFID、传感器、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作支撑,更符合人的应用需求,可信任程度提高并变得“无处不在”。
    无需开刨路面,只需在隧道内壁安装一个雷达,就可全天候全天时对交通实况实时进行全向广域事件检测。与视频等传统检测手段相比,不仅误报率低,还适应所有天气条件、光线条件,不受雨、雪、雾、烟尘等条件影响。单个雷达可对1公里范围内的车辆和行人甚至动物准确描绘其运动轨迹,精准监测其位置、运动速度,精度达25厘米,同时进行事件判断和报警,这便是山西禾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拳头产品——隧道运行安全动态监测及智能预告预警系统。目前已在我省晋阳高速牛王山隧道晋城至阳城方向试运行,正在建设的长临高速也布设了14套设备,即将投用。
    不拘光线条件,可进行全天候360度全向广域厘米级别实时检测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加快推进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和智慧公路试点》,在北京、河北等九省、市开展试点,进行基础设施数字化、路运一体化车路协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综合应用等探索。此前,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以智能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的基本发展原则,并将智能交通与基础设施和运输服务并列,列出具体考核指标。

    目前,由于缺乏精确、有效的交通数据采集、实时交通状况感知技术手段及相应的设备设施,我国高速公路尤其是隧道群路段的安全运营面临着一定的管理难题和发展瓶颈。邓韶辉建议,在全省高速公路事故高发路段及隧道群路段建立可靠的交通实况感知系统和事故预告预警系统,提高高速公路整体安全运营管理水平以及异常、紧急事件处置效率,有效预防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加快智慧高速公路的建设进程奠定基础。
智能交通是什么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路网监测主要通过视频技术获取交通数据和事件信息,极易受到恶劣天气环境及光线条件的影响。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时,由于空间狭小、救援困难,又极易引发二次事故甚至多次事故,保障隧道内交通安全就显得分外重要。隧道运行安全动态监测及智能预告预警系统不拘光线条件,遇到任何交通异常事件,如车辆故障、夜间停车、行人闯入,或者追尾、拥堵等,以及烟雾、火灾等紧急情况,监控中心都会获得实时监测和报警,以及定位联动视频图像,误报率全照度条件下每24小时<1次。该系统使用的全向广域毫米波雷达技术可实时发现车辆的紧急减速、停车、超速、碰撞等,穿越烟雾、爆燃等视觉障碍,准确定位被困行人、车辆的实时运行状态,并将报警信息第一时间发给管理人员,并联动隧道广播和交通诱导标志,为事件处理和救援提供最佳时机。
    引进技术+自主研发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目标。以智能交通来提高路网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和降低交通污染,建设适应“交通强国”发展的智能交通体系,山西进行了哪些尝试,本报记者为读者进行探寻。
    我国的高速公路在硬件上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高速公路的运行、运营管理经验不足,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与民众法律意识普及教育亟待提高和完善,技术手段缺失等差距。
    53万多公里的追寻
    与一般技术系统相比,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整体性要求更加严格。这种整体性体现在: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涉及众多行业领域,是社会广泛参与的复杂巨型系统工程,从而造成复杂的行业间协调问题。

小知识
    除隧道运行安全动态监测及智能预告预警系统外,山西禾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还拥有隧道应急引导逃生系统、公路运行安全动态监测及智能预告预警系统、公路桥梁寿命周期安全监测系统等技术产品,持有20余项自主专利与软件专著,针对交通信息化、安全应急的关键技术瓶颈、共性技术需求不断进行钻研,创新在路上。

小晋


    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及高等院校共同参与,恰当的角色定位和任务分担是系统有效展开的重要前提条件。
    日前,在青岛举办的第二十届中国高速公路信息化研讨会暨技术产品展示会上,山西禾源科技的技术产品一炮走红,受到了参展者的高度评价和赞许。5月28日,山西禾源科技将赴北京参加中国国际智能交通展览会并做发言,介绍自己的探寻之路,发出山西自己的声音。


本报记者 晋帅妮

智能交通系统有什么特点

    高速增长的机动车保有量、日新月异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人们对交通安全和驾驶舒适性的不断追求……这一切对路网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

    智能交通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简称ITS)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牛王山隧道里的“秘密武器”
    智能交通系统综合了交通工程、信息工程、控制工程、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众多科学领域的成果,需要众多领域的技术人员共同协作。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和大通道的建设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末,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3.65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迅速上升,2017年达到3.1亿辆,预计至2020年将超过5亿辆。高速公路乃至隧道交通安全管理都面临着严峻考验。
    建设高速公路的宗旨是为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而智能交通是保障交通安全和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邓韶辉告诉记者,当高速公路上发生突发事件,通过预告预警系统发布信息,(前提是采用精准的路况感知、有效的可视可变标志设施,发布最短认读信息),大多数驾驶人采取了减速、减少换道和增加车距等措施,就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二次事故和次生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据数据显示,可降低交通事故35%—50%,同时大大提高交通流量和交通效率。




    

编者按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