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未来已来,地平线正努力绘就智能城市新蓝图
智能城市在未来将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组织形态。所谓的智能城市,是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城市的各个机能进行智能化改造。
滴滴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博在发布会现场说:“滴滴利用所掌握的交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能力去优化道路,目前为止已经优化了全国二十个城市一千个红绿灯,根据路面的流量动态实时调整红绿灯,根据反馈全城的人民出行时间降低了20%。”
人脸抓拍方面,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高效定位人脸位置;通过多目标人脸跟踪、人脸姿态分析、人脸质量分析抓取最优人脸;多属性识别:对人脸的年龄、性别种族等进行识别。
同时,交通参与者、运载工具、交通设施、交通环境这四大要素要达到全面动态感知的理想状态,通过遍布城市各个地带的信号灯、摄像头监控城市交通,结合算法预测拥堵情况。
打造“算法+芯片+云”架构 以体系为城市装配了眼睛和大脑
传统办法行不通,智能交通才是未来。
深度参与城市治理 未来将与水煤电一样成为城市基础设施
随着监控系统在中国各地铺开,警方正在织就一张绵密的“天网”,不久前,经过当地警方的许可,英国广播公司记者在贵阳进行了一次模拟演练。警方先用手机拍下记者的面部照片,并将其录入“嫌疑人”名单,通过街道上的摄像头,仅用了7分钟就将其锁定,并最终“捉拿归案”。
信号灯、摄像头、汽车出行数据、手机信令数据、个体出行数据都可成为感知体系的新来源。
基于地平线自主研发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旭日”处理器,以领先的深度学习算法为核心,提供前端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针对人、车、非机动车等目标的结构化解析的解决方案,让监控摄像头具备在本地进行实时数据处理的能力,可广泛应用于车站、学校、商业、楼宇、卡口等安防、泛安防领域。
现阶段,智能交通和智能安防被认为是会首先成为现实的板块,中国拥有世界最多数量的摄像头,天然创造了良好的智能改造基础。
人脸识别方面,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特征抽取,实现与目标库的快速比对。亿级数据库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单机支持30路人脸识别服务支持,千万级超大人脸库搜索比对。
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说:“在服务器端做视频分析的传统模式,有成本高、效率低、存储量多、负载压力大等诸多问题,随着地平线处理器的问世,不管是多么繁忙、复杂的路口,我们只需要在摄像头里装一个小小的芯片,就可以完全舍弃服务器,而且它所能胜任的任务远远超出业界最好的处理器。”
地平线的解决方案为智能交通的实现也提供了物理基础。交通拥堵几乎是全国共有的城市病,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限号、限行、限购种种办法无法应对日益严峻的交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