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物联网产业2017年布局大盘点及2018年展望

2018-03-19 12:00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17500 众彩网 银豹 澳门新濠天地官网 互联网彩票 43999 极速体育直播 数独技巧 七星直播

    【慧聪通信网】2017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商用,物联网快速井喷的信号不断涌现。国家先后出台多项重大发展政策,明确了未来3年以NB-IoT网络标准为主要推进方向,驱动物联网发展驶入快车道。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加快NB-IoT网络部署和产品应用,并拿出物联网补贴推进产业成熟发展,互联网巨头和虚拟运营商等多方主体纷纷杀入物联网领域,依靠自身优势开拓新空间。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一个万亿级的万物互联大市场正在加速形成。

    一、回顾2017年,国家政策全方位加速引领物联网发展

    早在2010年,物联网就作为国家首批加快培育的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被列入国家发展战略,自此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2017年以来,国内多项政策加速出台牵引,从码号、技术标准以及频段等多方面进行规范,物联网步入实质性的快速发展阶段。

    1、制定物联网规划,公布码号计划

    2017年1月,工信部发布《物联网“十三五”规划》,明确了物联网产业“十三五”的发展目标,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完善标准体系,推动物联网规模应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等具体任务。同月,工信部公布了《电信网编号计划(2017年版)》(征求意见稿)公示,对《电信网编号计划(2010年版)》进行了修订。其中明确了物联网网号为5位,规划为140XX~144XX,采用等位编号,国内有效号码位长为13位。

    2、确定技术标准,NB-IoT上位

    2017年6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要求加快NB-IoT在国内落地,加快完成国内NB-IoT设备、模组等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制定;加快eSIM/软SIM在NB-IoT网络中的应用方案研究。加快推进网络部署,到2017年末,实现NB-IoT网络覆盖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基站规模达到40万个;到2020年,NB-IoT网络实现全国普遍覆盖,面向室内、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实现深度覆盖,基站规模达到150万个。同时,要求推广NB-IoT在细分领域的应用,逐步形成规模应用体系,2017年实现基于NB-IoT的M2M连接超过2000万,2020年总连接数超过6亿。《通知》首次正式明确了未来几年国家将围绕NB-IoT网络技术展开从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制定、技术研究到落地应用,打造完整NB-IoT产业链的决定,NB-IoT网络在我国正式上位。

    3、批准运营商申请,分配物联网号段

    2017年8月,工信部对2017年第10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网码号资源使用证书》颁发结果进行公示,批准同意了部分单位提出的电信网码号资源有关申请,其中就包括了物联网号段分配。如中国移动获得了148(0-9)号段(物联网业务专用号段)、1440(0-9)号段(物联网网号);中国电信获得了1410(0-9)号段(物联网网号);中国联通获得了146(0-9)号段(物联网业务专用号段)。自此基础电信运营商具备了大规模展开物联网业务的基础条件。

    4、明确规范频段,LoRa将迎危机

    工信部无线电管理局在12月中旬发布《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下文简称《意见稿》)中“470-510MHz频段可作为民用无线电计量仪表使用频段,且限单频点使用,不能用于组网应用,占用带宽不得大于200kHz,发射功率最大值不得超过50mW(有效辐射功率)”的内容,被视为是给470-510MHz频段的LoRa“间接地宣判了死刑”。一方面,根据《意见稿》,现阶段基站占用8个信道、至少200mW发射的LoRa或将面临严峻挑战,因为若按这种最新配置计算,LoRa基站能够承载的连接不到500个,将远远小于NB-IoT的承载能力;另一方面,《意见稿》还规定LoRa在470-510MHz频段的使用频率“若与当地声音、电视广播电台频率相同,不得在当地使用。若对当地声音、电视广播接收产生干扰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待消除干扰或调整到无干扰频率后方可重新使用”。在国家主推NB-IoT的大背景下,再加之国内LoRa本身存在国产芯片而且不满足国际加密要求、系统运行于非授权频段、MAC协议混乱等多种问题,LoRa或将迎来危机。

    二、盘点2017年,物联网产业链各方加快全面布局

    1、三大电信运营商大力推进NB-IoT网络建设

    随着NB-IoT技术标准上升为国家级战略规划,2017年,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的NB-IoT基站建设已全面铺开。2018年,基础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将全面支持NB-IoT,各垂直行业应用不断成熟,NB-IoT终端将呈现百花齐放景象。

    中国电信勇于争先,建成全球最大NB-IoT商用网。在基础网络上,中国电信重耕800MLTE网络,并已开展多个窄带物联网应用。2017年上半年就完成了基于800MHz的NB-IoT网络部署,实现全网31万个基站的同步升级,建成了全球最大的NB-IoT网络。加上已经商用的CAT1,中国电信将建成基于4G的全系列物联网。在标准方面,早在2017年初,中国电信就发布了“中国电信NB-IoT企业标准(V1.0)”,这是全球首发的可测试、可建设、可商用的全套NB-IoT企业标准,意味着中国电信打造世界领先NB-IoT网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力推动了NB-IoT的技术完善和网络、终端产业成熟。在平台方面,此前中国电信携手爱立信等产业链全球合作伙伴发布了其物联网开放平台,2017年12月18日,中国电信全面升级其物联网开放平台,针对NB-IoT业务,提供独有的适配性。在目标市场上,选取市场规模大,市场吸引力较强的领域,比如北京电信和菲利普照明合作的智慧照明项目。中国电信还推出了全球首款NB-IoT套餐,该套餐定价采取收取连接服务费的模式,以体现连接价值。其中,包年套餐的价格为20元/户/年;生命周期套餐共分为七个档位:分别是2年每户35元、3年每户50元、4年每户65元、5年每户80元、6年每户90元、7年每户100元、8年每户105元。在发展NB-IoT的同时,中国电信也重视eMTC技术使用,提出2018年商用计划。目前,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已提供超过3000万张物联网卡连接管理服务,其中包含近10万张NB-IoT物联网卡,连接管理服务客户数超4000家,连接管理API调用数每周超过2亿次。明确将eMTC与NB-IoT应用场景互为补充,计划在2018年正式商用eMTC网络。前者重点发展中低速率,并对移动性和语音有需求的业务,如物流追踪、在行车卫士、智能穿戴等;NB-IoT倾向于低速率、深度覆盖、无连接态切换的业务,如智能抄表、智慧水务、市政物联、环境监测等场景。除此之外,中国电信要将物联网专网打造成中国电信3张精品网之一,立下了物联网业务发展的“小目标”:2017年净增2500万户物联网用户,2018年过亿。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