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海信“智能交通”应用于100多个城市
本报青岛讯 10月20日,连通崂山和即墨的青岛地铁11号线,打通全线试运营的最后一个障碍——完成传输系统、电话、无线的建设和调试,实现“通信通”。让不少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一工作的承担者,是青岛本土家电企业——海信集团。凭借持续多年在智能交通技术上的研发投入,海信目前已形成了城市交通、交通运输、轨道交通等细分智能交通业务板块。目前,除了青岛之外,海信的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产品与解决方案已成功应用于全国100多个城市。在全国39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中,有28个城市在应用海信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占比达71%。 在青岛,由海信构筑的智慧系统更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近年来,海信在智能交通、光通信、多联机商用空调等B2B产业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得到快速发展。今年头9个月,海信集团B2B产业占比已达到28%,利润占比高达58%。尤其是在智能交通领域,海信网络科技公司已连续八年在全国市场业绩遥遥领先:信号机市场占有率20%、公交智能系统市场占有率30%、快速公交市场占有率70%。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济南全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2014年青岛世园会等一些大型活动承办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均由海信网络科技参与搭建。
以往由于存在“数据孤岛”和“业务割据”问题,市民办理一个业务经常需要跑多个单位。现在,海信承建了青岛市政务大数据和云平台,陆续将青岛市15家有关单位的160余项办公环境业务迁上政务云平台,实现“一体化政府”和“一站式服务”,大大方便了市民业务办理……
海信“智能交通”应用于100多个城市
2017-11-01 作者: 肖芳 报道 来源: 大众日报
实际上,不只是地铁,青岛城市轨道综合监控系统、交通信号控制自动优化系统和公交智能调度系统,均由海信集团旗下的海信网络科技公司一手打造。传统家电巨头海信,已经摇身变为“智慧城市”的幕后推手。
□记者 肖芳 报道
本文相关新闻
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及国省道,依托海信布设的1200台高清数字监控摄像机,4000处微波、超声波、电子警察检测点,红绿灯的秒数可以根据道路车辆情况自动调整,公交调度根据客流和路面状况实现智能操控,青岛市民上下班的高峰时间平均缩短了1个半小时。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评价报告,2016年青岛市区整体路网平均速度提高9.71%,通行时间缩短25%,高峰持续时间减少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