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把智能家居的想象力迁移到办公室里,能合适吗?
越来越多高管们发现,为员工提供一份工作以及一个办公场所并不够,因为这些新一代的年轻员工,将更多地依赖数字化技术,他们的成长伴随着智能手机,你需要创造一个他们想要的空间,用智能化的、自助式的、人性化的体验,让员工感受到安全、被关照以及被支持的细节,这是增进员工与公司关系的一个决定性因素。
这五个设想,都是在尝试用科技驱动企业员工释放创意
两周前,苹果发布了三款新 iPhone。与被屏幕占满正面机身的 iPhone X 一样受关注的,还有这次发布会的举办地史蒂夫·乔布斯礼堂,以及它所在的苹果新总部 Apple Park 。
这里安装了微软 Surface Hub 协作设备,它是一块超过 2 米的屏幕,嵌在墙壁上,员工们可以拿着手写笔给文档做标注,这些注释都会存储到云端,连接到你的笔记本上。你可以看清整个表格、预算、法务团队的笔记,还有其它东西。如果同事在慕尼黑,他也可以自己做笔记,或是同步分享自己的想法。
不过,这个造价高达 50 亿美元的新园区究竟有多少暗藏的细节,可能还要待最近几个月分批进驻的内部员工们细细体味。
一个是专注于办公家具、办公场所研究的美国老牌公司 Steelcase,一个是世界最大操作系统、办公软件服务商微软。今年三月,这两家公司推出了联手开发的一系列工作空间,其最重要的特点即是融合了先进科技。
一家公司安装了储存柜,以接收员工快递。当快递到达时,员工收到含有储存柜号码和临时密码的短信或邮件。快递取走之后,密码重置,储存柜被列为可用。
图片来源:bloomberg.com,摄影:Raimond Wouda
苹果新落成的总部 Apple Park,把科技感、智能化都变成了隐形的细节
那幢外形酷似宇宙飞船的环形主楼被叫做 Ring。为了能够经受住地震的考验,Ring 上安装了巨型钢制地基隔离器,使得建筑不论从哪个方向升高 1.37 米后依然能够正常工作。
The Edge 大厦建成于 2015 年初,是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在阿姆斯特丹的总部大楼,由建筑公司 OVG 设计。
如今他还能回忆起来 2009 年第一次与乔布斯会面的场景,“对于那座新园区,乔布斯有着非常清晰的想象,他希望建筑是可以‘躺’在地上的,能和周围的景色融合,从门把手到每一种建筑材料,他对每一个细节都很执着。”
它亦有很贴心的细节设计。空间内摆着一张躺椅,面向墙壁,保证了一定的私密性,墙壁上挂着一个电脑显示屏,员工可以选择适时放松,躺在这里放空一下,或是换个舒服的姿态评估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也可邀请其他人进来利用 Surface Hub 快速分享创作成果,可以说是一处平衡了私密性、聚焦和写作以及休闲消遣的空间。
注重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
工作久了需要一杯咖啡醒神?走进 Café Bar,咖啡机就知道你的口味是美式还是拿铁。
依公司工作协作特点量体裁衣设计办公场所,注重提升工作效率;
这个 15 层通高的开敞式中庭位于建筑的北侧,为建筑内部提供舒适的散射自然光的同时,避免了太阳直射带来的高能耗。在巨大的玻璃体中,廊桥和上下穿梭的电梯,构成丰富的流线和路径。
尤其是办公桌椅的设计,他更是亲自上手来做。每个苹果员工的办公桌都可以自动调节高度。按钮就安装在桌子的底部。为了便于员工们迅速调节桌子高度,按钮被设计成了凹凸的形状,凸起按钮用于升高桌子、凹陷按钮则相反,直观且便利。为了让桌上的各种充电线和电线有收纳空间,桌子的设计经过了好几次迭代。
这是第三篇,我们尝试通过三个案例,讨论“智能化办公如何来帮助企业提升员工工作体验”。在当下的语境讨论智能化办公,已经不只是局限在照明控制和门禁系统等简单操作。
一个好消息是,园区内那个耗资近 8000 万美元的访客中心已经完工,待它正式开放时不妨去一探究竟,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和预算的话。
当你开车抵达办公楼后,摄像机会拍摄你的车牌确认身份,车库大门会自动开启,App 会实时帮你找到一个空的停车位。
Jeff Link 将 Maker Commons 描述为“中世纪的客厅”,空间的一侧,围绕着一张咖啡桌的,是低矮的沙发、软垫座椅,以及盆栽绿植,另一侧则是一张和酒吧高脚凳高度差不多的桌子,上方悬着一盏吊灯,可以看得清 Surface Hub 屏幕,既可以让两三个员工们舒舒服服坐在这里喝上一杯咖啡,也能够以不那么正式的方式在这里聊聊新点子、小创意。
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大型跨国企业以及以创意为主导的新型公司,都是这一波智能化办公趋势的推动者。
更加人性化的细节还体现在对于食物的关注上。考虑到那些想把咖啡馆的披萨带回工作舱的员工,负责 Apple Park 咖啡馆设计的 Francesco,还发明了一种专利披萨盒,可以从小气孔里散发水蒸气,防止披萨表面的脆皮变湿。
智能化办公,帮助企业提升员工工作体验;
如今,这个巨型玻璃门被安装在咖啡馆的外侧,一直延伸到整个四层楼的高度,每扇门重达 20 万公斤,埋在地下的控制装置能让滑门安静地开合。
传统工作空间中,多是以效率为主导,依线性工作流程设计的办公室。但构思创意的过程是完全不同的,人们需要单独的、两三人一组的、或是组成不同团队式的讨论、工作,在不同模式中不断切换的互动过程中,得出创新成果,因此更需要革新的创意空间和科技配套产品。
参与 Apple Park 的主持设计师 Norman Foster,是苹果公司多年以来的合作伙伴,世界各地的很多苹果新型零售店都出自他的团队之手。这个喜欢设计庞大建筑物的设计师,在中国留下的最知名作品,是首都 T3 航站楼。
而自从 1997 年起参与苹果每一款产品设计的 Jonathan Ive,这一次也为 Apple Park 的设计添力不少。
乔布斯逝世六年后,Apple Park 终于落成了。这个他生前参与的最后的遗作,处处都藏着他对于未来办公场景的想象、关注以及对于细节的考究。
根据研究公司 Celent 的数据,传统银行老化而不听话的系统的维护成本消耗了银行 IT 支出的四分之三,仅有四分之一的支出被投入创新技术,以应对正在迅速出现的来自众多高科技集团和初创企业的威胁,后者试图在支付等领域窃取银行的市场份额。
创意型公司的智能化尝试,更多是伴随支持创新过程的尝试。
以银行为例的金融类劳动密集型公司,过去几年正在经历急速转型,实体分行的关闭和数字浪潮的革新都是推动力。根据花旗银行 2016 年发布的一份有关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报告,欧美银行预计在 2015-2025 这十年间将会裁员 30%,数量最多将达到 170 万人,这就带出来一个新问题:更加精简的员工结构如何创造更高效的工作。
你的办公楼,可以比亲友更了解你的工作习惯
图片来源:bloomberg.com,摄影:Raimond Wouda
商业杂志 Fastcompany 的记者 Jeff Link,在今年的芝加哥室内设计及办公家具展览会 NEOCON 上,体验了其中一间名为 Ideation Hub 的创意空间,它其实是一间会议室。在他的描述中,房间的色彩明亮且丰富,员工们可以选择坐在铺着长毛绒植物的高凳子上。
这是两家公司试图整合空间与科技的尝试。在 Steelcase 研究及新业务创意部副战略总裁 Sara Armbruster 看来:“人们今日在工作上面对的问题,比过去要复杂得多。他们需要新的创意思维模式,而工作过程也需要革新。”
它知道你住在哪里,知道你开什么车,知道你今天要和谁开会,知道你的咖啡要加多少糖……一个办公楼能做到如私人管家般贴心?的确,这个在过去两年被称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智能办公室”的地方告诉我们,智能办公,真的不只是多装几块 LED 屏幕。
我们尝试着从不同领域、规模、形态的办公空间案例入手,分析时下办公场所的设计特点。我们发现,以下五个趋势出现频率较高,大多数办公室设计的方向都可以归纳其中:
下班前还可以预定好晚餐食材,下班后直接带着新鲜食材回家煮饭就可以。
不管是乔布斯,还是苹果的现任首席设计官 Jonathan Ive,都对玻璃材质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乔布斯想在园区内的餐厅建一扇玻璃门,能够在 12 秒内自动开启,消除和外界的区隔。
大型跨国企业的团队合作比以往难得多。就在不太遥远的过去,团队成员只需要聚集在一个会议室里,就能尝试解决问题。而今,能够解决一个问题的员工大多数时候都分布在不同的地点、时区和国家,如何不让距离阻碍有效合作,大型视频会议系统等能够帮助远程协作的智能化配置,成为跨国企业的刚需。
此外,建筑的南侧外立面和屋顶覆盖以欧洲最大面积的太阳能光电板阵列,以求最大限度使用太阳能。
图片来源:bloomberg.com,摄影:Ronald Tilleman
Focus Studio 和Duo Studio 是为集中工作准备的专属空间,前者是为那些需要独处进行创意工作的员工而设计,好让思绪集中并流动起来,同时也需要快速转换至两人协作模式。在这个空间中,个体员工可利用微软 Surface Book 或 Surface Pro 4 集中精神工作,让想法充分发酵,准备与团队分享。
大楼南侧采用承重结构,减小开窗面积,为建筑提供有效的遮阳和隔热功能。同时中庭空间还辅助整个办公楼的通风系统,通过储存在地下的热水和冷水,提供季节性的供暖和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