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
我们
投稿
反馈
评论 返回
顶部

内容字号: 默认 大号超大号

段落设置: 段首缩进取消段首缩进

字体设置:切换到微软雅黑切换到宋体

襄阳电商网

2018-01-18 12:02 出处:互联网 人气: 评论(
91 pron free videos 3d高清电视棒 盐城杀人 昆明三对夫妻混战 凯特 戴琳斯艳照 永丰招聘网 金坛城西小学 吉安新闻

  最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发布,在“互联网+”智慧能源部分,内容强调通过互联网促进能源系统扁平化,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模式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加强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促进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加快发电设施、用电设施和电网智能化改造,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中共中央、国务院稍早时候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中也提到,加快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推广,推进生物质发电、生物质能源、沼气、地热、浅层地温能、海洋能等应用,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智能电网,完善运行管理体系。大力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推广普及力度。这表明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再次被提到了新的高度。

  《意见》中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即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为实现这一目标,提出要发展绿色产业,发展分布式能源,建设智能电网。

  从这一系列的政策支持的密集程度来看,都不断地将“智能电网”这个对于普通人来说比较陌生的名词从幕后引向台前。但“智能电网”这样一个看似新鲜的词,其实在我国已经推进多年,而且已经有所突破。

  智能电网在中国方兴未艾

  目前,世界上有美国、中国和德国3个类型的智能电网。其中,美国的智能电网又称统一智能电网,是指将基于分散的智能电网结合成全国性的网络体系,主要包括实现美国电力网格的智能化,解决分布式能源体系的需要,以长短途、高低压的智能网络联接客户电源,实现可再生能源的优化输配。德国智能电网是把所有能源产生的电量,都放在一张电网上进行传输,但同时,其最大的特点是应用了大量的IT技术,使其更像一张互联网,因此具有极强的互动性。

  对于其定义,各国也不尽相同。例如,美国电科院(epri)认为智能电网是由多个自动化的输电和配电系统构成以协调、有效和可靠的方式运作。欧洲技术论坛对智能电网的定义是,智能电网是集创新工具和技术、产品与服务于一体,利用高级感应、通信和控制技术,为客服的终端装置及设备提供发电、输电和配电一条龙服务,它实现了与客户的双向交换,从而提供更多信息选择、更大的能量输出、更高的需要参与率及能源效率。

  在我国,国家电网认为应以特高压为骨干的,且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等特点的,同时各级电网之间可以相互协调发展的为统一智能电网。而南方电网认为,当前智能电网的定义还处在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中,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概念涵盖了提高电网科技含量,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节能减排,促进新能源的利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等内容,是一项社会联动的系统工程,最终实现电网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当然也有学者指出,上述的几种定义不存在对错之分,因为智能电网所涉及的领域和行业实在太过广泛,产业链条也比较多样化。

  在生活中,小到客户单独使用的智能电表,大到覆盖整个电网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均属于智能电网建设的研究范围。它突破了传统电网概念,需要实现新能源、信息、电力电子等多种先进技术的交叉融合,技术复杂、集成难度大。同时,智能电网的优势也是非常突出。

  考虑到智能电网可极大地提升电网接纳新能源的能力,实现大范围的资源配置,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用电需求等多重优势,世界各国都在加快建设智能电网以应对能源战略转型带来的挑战。

  与此同时,我国也很早就积极推进智能电网的发展。

  记者了解到,2009年5月21日,在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上,国家电网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的研究成果,并发布了坚强智能电网计划(2010年至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坚强智能电网概念: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

  新一轮建设需借力互联网

  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网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智能电网在优化能源配置、实现清洁发展、带动经济绿色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发展领域,智能电网行业也将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记者在国家电网网站了解到,近几年的建设、发展,国网已全面突破从发电到用电各技术领域的智能电网核心技术,推动我国电网技术在国际上实现由“跟随者”向“引领者”的转变,累计建成诸如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等32类305项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在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水平最高、速度最快、种类最全尤其是今年1月9日,国家电网公司组织申报的“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创新工程”项目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标志着智能电网创新成果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而此前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耀也曾对媒体表示,在逐步构建智能电网的过程中,需求大的领域存在投资机会,包括智能调度平台建设、新能源接入技术和推广光伏、燃气三联供等分布式能源供应,以及偏远地区投资应用微电网、扶持储能、电动汽车产业等。未来将实现智能电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但是,也有分析指出,新一轮智能电网工程建设,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范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清洁能源接入与控制、电网智能化提升和与用户的双向互动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技术挑战。

  应对技术挑战、开展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都意味着要科技充当“排头兵”作用。尤其在智能化时代,科技成果的应用会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

  近期,记者获悉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宣布其MSTP(Multi-Service Transmission Platform,多业务传送平台)产品中标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通信传输项目,将协助冀北电力打造一个稳定可靠的基础网络平台,保障各业务系统正常运行,为冀北电力向智能电网发展铺平道路。

分享给小伙伴们:
本文标签:

更多文章

相关文章

  • 蛮便宜网
  • 天猫内部优惠券网
  • Copyright © 2002-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