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智能电网助推地震灾区进入智慧用电时代
用移动终端对现场的故障设备进行拍照,利用4G技术一键传回指挥平台,后台人员对故障进行分析、处理……13时52分,故障处理完毕,用户李严香家恢复供电。
抄表收费是几十年来伴随基层供电员工的主要工作。在山区工作的供电员工有时候要步行几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偏远的村落,这样的经历让不少抄收人员终生难忘。
芦山县供电公司推行服务“网格化”管理,在小区入户大厅前张贴客户经理联系方式等信息。
一只电表延伸的效率
13时45分,陈秋敏一行的身影出现在安置小区5栋8楼的配电室内。
在全市,信息采集成功率大于98%的台区增长至3953个,是年初(1831个)的2.16倍。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面墙上的公示牌、一个手机APP看似只是一点点小小的变化,但是带给客户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动。在实施营销转型的过程中,雅电集团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变过去的“被动服务”为如今的“主动服务”,将“你用电、我用心”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也收获了用户的好评。
“以前每个月的线损并不准确,不能反映实际线损,也不能发挥线损率指标在电网管理中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台区用户违章用电、窃电不易被发现。”现在通过一个系统,长期困扰龙门供电所的高线损得以解决。”
新村、新业、新希望!
正是以这只看似不起眼的智能电表为延伸,雅电集团通过高质高效推广智能电表应用,不仅让灾区跨入智慧用电时代,提升了老百姓的用电体验;同时,也促进了供电企业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就在陈秋敏用先进手段开展抢修工作的同时,营销业务管控班的工作人员则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脑上实时监测着各个台区的线路运行情况。
这还只是信息采集中的其中一个环节。
“一期项目每个月就要用100多万度电,二期项目投资1亿元,计划年底投产,新增设备200台/套。届时电力需求更大,要求也更高。”张德邻表示,企业发展,电力先行。有任洪斌在,他根本不用操心电力的问题。
无论是芦山县供电公司城区配网班移动抢修终端,还是清仁供电所的自动抄表,都是以智能电表的换装和覆盖为基础。
“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电网设备,刚开始画图时,准确运用这么多符号还是有点力不从心。”让骆家君难忘的是,在画线路图的时候,四线和两线他是通过文字标注来反映的,但是标准做法是以画点的方式来呈现。于是,他为此返了不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