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国网陕西电力全面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国网陕西电力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网公司和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以安全、质量、效率、效益为中心,以“夯实基础、保先进位”为主线,以“四个建设”为保证,持续推动电网和公司发展方式转变升级,在加快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方面成果显著,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开工规模创历史新高,2015年新增农网工程、特高压重点工程顺利进行,为“十三五”蓝图的顺利实现开了好头。
助力陕西步入特高压时代
“十三五”期间,国网公司将以提升电网承载和适应能力、促进多方共赢为落脚点,加快建设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加强750千伏骨干网架,建成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全力服务于将陕西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电网支撑和优质的电力服务。
2016年8月,国家电网投入750亿元,与陕西签署“十三五”电网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其中特高压电网建设投入高达236亿元,在总投资中的占比超过三分之一。电网建设是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快推进电力外送的现实需要。在我省能源工业急转直下,民间投资捉襟见肘的窘境下,一批优质协议项目的推进无疑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坚实抓手。
同时,西北首个抽水蓄能电站在陕西镇安开工建设,“十三五”时期陕西与国网公司合作的第一个重大项目拉开帷幕。镇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投资高达88.5亿元,安装4台35万千瓦可逆式水泵水轮发电机组,以330千伏电压接入陕西电网,计划7年后竣工投产。由于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资本技术密集,该工程的建设具有带动力强、中长期经济效益显著等优势,工程建设将拉动GDP增长45亿元,增加电工装备制造业产值37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1.37万个。工程投运后,每年创造利税约1.5亿元,同时将带动当地旅游业综合发展。
抽水蓄能电站是电力系统重要调节工具,可以提高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和经济运行水平,实现社会整体资源配置最优。以140万千瓦规模的抽水蓄能为例,可以在5分钟内由满负荷抽水转变为满负荷发电,提供280万千瓦的电力支援能力。
此外,镇安抽水蓄能电站与陕西能源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项目建成后将大幅增强陕西电网调峰能力和新能源电力消纳能力。工程投产后,可实现与西北地区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联合协调运行,减少机组调停,每年促进消纳富余风电、太阳能发电量12亿千瓦时,有效缓解西北地区窝电和弃风、弃光问题。同时,抽水蓄能电站能够替代一定容量的煤电机组,降低电力系统单位能耗水平,年均节约标煤约11.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30.5万吨,二氧化硫约0.28万吨,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加快“陕电外送”助力东部地区减霾
2016年7月,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在横山县塔湾镇成功进行首场张力放线作业,标志着“陕电外送”首个特高压工程进入全面提速建设的新阶段。11月,该工程在陕西省清涧县与山西省石楼县之间成功跨越黄河。
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成功跨越黄河
榆横~潍坊工程起于榆横开关站,经晋中、石家庄、济南变电站,止于潍坊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1500万千伏安,新建输电线路长度2×1048.5千米,途径陕西、山西、河北、山东四省,工程总投资242亿元。截止2016年12月30日,陕西段累计完成基坑开挖491基,完成率100%;基础浇制490基,完成率99.8%;组塔490基,完成率99.8%;架线272千米,完成92.3%。
该工程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对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测算,通过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每年可将1100万吨煤炭就地转化为近400亿度电送至中东部地区。而华北地区每年将新增受电约360亿千瓦时,由此减少当地煤炭消耗1600万吨,减排烟尘0.9万吨、二氧化硫7.9万吨、氮氧化物8.3万吨、二氧化碳2900万吨。作为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建设的12条输电通道之一,这一工程的实施将带动陕北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缓解京津冀鲁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和大气污染。
该工程也是华北特高压交流主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采用我国自主开发的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和装备,代表着当今国际高压输电最高水平。项目建成后,陕西电网将促进陕西与山西能源基地开发与外送,有效缓解中东部电力紧张局面,正式成为国家电网互联互通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工程建设将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109亿元,直接带动电源投资602亿元,增加就业岗位1.7万个,每年带动GDP增长77亿元,增加税收14亿元,有效带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西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据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介绍,预计到2020年,陕西将形成6个电力外送通道,每年外送电量约17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输出原煤约6800万吨,有力促进陕西从煤炭大省向电力大省转变。
投入71亿升级改造农村电网
“十三五”期间,国网陕西电力规划投资71亿元,在直供电服务的41个县(区)进行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现代化农村电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多年来,国网陕西电力累计投资150亿元用于直供电服务的41个县、区范围内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累计新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60座、35千伏变电站113座,新增10千伏配变容量1207.5万千伏安。2006年率先实现“户户通电”。大力服务“三农”,电气化县建设率达到100%,解决陕南345个移民安置点用电问题,治理农村“低电压”28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