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达实智能医疗轨交齐头并进 智慧城市龙头初露锋芒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智慧交通、智慧医疗双双大幅增长 业绩增长大超预期
分享你的评论?请先。
2016 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 9.93 亿元,同比增长 61.7%;归母净利润 0.79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80.6%,大超预期。 公司智慧交通收入同比增长 247%,占总收入 27%;智慧医疗收入同比增长 100%,占总收入 20%;智慧建筑与节 能收入同比下降 11%,占比下降至 49%。公司在净资产增长超过 50%的情况下,ROE 水平较去年同期仍提高了 0.5 个百分点,盈利能力进一步提高,业绩增长大超预期,并入久信医疗带来业绩增厚且协同效应逐步发酵,轨交行业 火热性带动与公司牢固的市场份额,均得到了验证。
2015 年底公司收购久信医疗,带动了公司智慧医疗业务的占比的迅速提升,洁净工程领域已达到千亿级别市场空间, 业务增长可期,与公司原有相关业务的协同效应日益发酵。今年公司签约全国最大规模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入股 移动医疗 APP 公司,开辟 C 端医疗业务。公司以医疗信息化平台大数据为核心,乘医改政策东风,以 B2H2C、B2C2C 模式构建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平台+移动医疗 C 端”智慧医疗服务生态体系日见雏形。公司还与深圳嘉富诚合作设 立了“达实智能智慧医疗基金”,投向智慧医疗、精准医疗、互联网医疗等领域。
今年一月,公司中标招商证券 1.14 亿元数据中心(IDC)建设项目,为公司开展全生命周期 IDC 建设运维服务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IDC 市场未来几年内将随着云服务、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保持在每年 30%以 上的增长速度,2017 年 IDC 产业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公司将依靠自身节能领域的强劲实力占据一定市场份额,打 开新的增长点。
暂无评论
未来五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翻倍,地铁站后系统需求大幅提升。到 2020 年,保守估计全国城轨运营里 程将达到 7000 公里左右,共 43 个城市,规划投资规模超过 5 万亿元,城轨总里程复合增长率 14.75%,站点数量 增长超过 200%,将带来站后“四电”系统等巨大的需求缺口。公司在广深地区的 8 条地铁线路上都有工程项目, 在广深地区毋庸置疑的占据着相当稳固的市场空间。全国其他地区,特别是二线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骤增,使公司 有望走出广深地区,打开更大市场。今年 2 月,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使用自有资金 500 万元投资入伙北京中轨股 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一方面可以获得收益回报,一方面通过与中轨集团的合作,参与更多的轨交项目。
轨交黄金十年 站后系统需求支撑智慧交通业务大涨
再获大订单 助力公司业绩高速发展
公司中标宿州市立医院新区工程 机电系统一体化采购项目,合同金额为 4 亿元,占 2015 年公司总收入 的 23.37%,大额订单助力公司业绩维持高速增长。公司持续向互联网 医疗“软硬”一体化综合方案提供商转型,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原有业务 的技术、市场、人才资源优势,促使订单激增,预计公司将承接更多智 慧医院订单。
智慧建筑与节能受地产投资拖累下滑 IDC 新业务迎来机遇
公司于 9 月 27 日晚间公告中标宿州市立医院新区工程机电系统一体化采购 项目,合同金额为 4 亿元,公司再次斩获智慧医疗大额订单,印证协同效应 持续发力,助力公司业绩高速发展。公司继中标安徽省淮南市绿色智慧城市 PPP 投资项目和宿州市中煤矿建总医院订单后,再签下宿州市立医院项目, 逐步形成区域优势,为搭建区域医疗平台打下基础。
公司交通板块业务大涨 247%,确认收入 2.5 亿元,全年有望突破 4 亿元。2015 公司签约订单 7.26 亿元, 确认收入 2.71 亿元,目前公司仍有 2 亿元订单等待确认,同时公司今年有望继续签约更多的轨交项目订单。
智慧医疗业务占比提升 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智慧建筑与节能业务收入 4.62 亿元,下滑 10.76%,占比也下降至 49%。 2016 年上半年,民间投资大幅下滑,公司建筑智能化节能,尤其是酒店智能化等相关业务受到一定冲击。我们认为, 短期来看,固定资产投资的放缓拖累了公司业务。中长期来看,一方面市场集中度将有所提高,公司作为行业领军 企业市占率会有提升,另一方面,我国建筑市场规模庞大、城镇化率低、新城市群发展改造升级在即,未来增量、 存量市场都将成为公司该业务领域重回增长轨道的稳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