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创新宁波:用“智慧”代言的城市日常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王蓉蓉周松华周文丹
互联网,让城市更美好。
日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杭州跨境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今年10月,试验区纳入海关统计的跨境电商规模已经超过17亿美元。
这是杭州作为互联网产业大市的一个最新注脚。今年以来,浙江各地市的互联网产业风生云起。在绍兴,国内影响较大的广交会电商平台落户绍兴袍江,方便绍兴中小企业享“互联网+”的红利;在金华,金东区集中打造互联网乐乐小镇,一块城市西南端的“沼泽地”,长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互联网小镇,620家企业, 1.1万人参与,2015年预计实现税收3亿元……
而在宁波,今年9月,在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创新交流大会上,宁波被选为“2015中国十大智慧城市”,这是宁波连续第二年入选十大智慧城市行列了。
今天,我们就以宁波为样本,告诉你互联网给一个城市带来的转变。
宁波智慧城市科技馆,大写的“SMART CITY”格外醒目。
“智”变盘活城市资源
记者来到宁波智慧城市科技馆,只见外墙上大写的英文标识“SMART CITY”格外醒目。这里,是宁波“智”变的一个缩影,它在城市综合管理、家居生活、交通、旅游、物流、水利、教育等领域,模拟着一个用“智慧”代言的城市日常。
智慧城市,是宁波2010年开始实施的战略,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新途径,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城管等项目应运而生。据统计,宁波“十二五”期间,共有87个“智慧城市”的建设项目,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涉及民生服务。
科技馆内,一个茶几、一扇窗帘、一台冰箱,甚至一面卫生间的镜子,都是一个独立的智能产品,智慧的概念在这里被发挥到了极致。
科技馆外,一场实实在在的“智”变正在进行。
资料图。市民在科技馆内体验“智能交通”高科技设备。
2015年9月30日,受台风“杜鹃”带来的暴雨影响,宁波全市积水内涝严重。家住鄞州区的史燕尔通过一个APP应用,就顺利地避开了积水、堵车路段,早上准时开车到达位于海曙区的单位。
“我可以在视频监控里看到路面有没有积水,或是否堵车。”她向记者展示了这款应用,在手机地图上点击摄像标志,画面就切换到了路面的实时监控。
这款APP应用叫“宁波通”,它将道路的监控画面直接共享到了市民的手机上,此外还有停车诱导、出行规划、移车求助等服务功能。
为应对台风,宁波智慧城管中心也开启了全面监控和协同处理。中心新闻发言人王芳介绍,9月30日凌晨2点,中心出动了多辆装有北斗卫星定位设备的信息采集车辆,每辆车安排4名信息采集员,同时24小时视频监控易积水的重点路段。
一旦发现积水,中心便上报相关处置部门,整个后台系统会对每个案件进行流程跟踪,处理结果会纳入各部门的考核机制。
目前,宁波智慧城管中心已经协同城管、各区管委会、规划、住建委、环保、工商、公安、国土等部门,犹如一个管理城市的大脑,每个案件的分发和受理,在大脑系统里一目了然。
宁波智慧城管的平台操作现场。
同样位于文化广场的“宁波云医院”,在2015年7月刚刚成立,是全国首家云医院,被称为医疗界的“天猫”。它结合大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专科医生、社区医生以及第三方机构,包括药店、保险公司等,为患者提供线上诊疗、远程会诊等服务。
江东区白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宁波云医院”的首批试点机构,中心内专门开了一间云诊室。中心主任林伟良介绍,目前云诊室主要为慢性病患者提供诊疗,如高血压、糖尿病、妇幼保健等。
家住白鹤新村的汪女士今年53岁,是一名高血压患者,记者走访云诊室当日,正是汪女士与宁波第二医院医师约定远程会诊的日子。中心副主任医师葛梦丹在云医院平台翻看着汪女士近期的就诊纪录和用药清单,“远程会诊时,我作为家庭医生会陪在患者旁边。”
看似一个小小的摄像头,连接了患者和医生,其背后却是庞大的医疗资源体系,不仅宁波,上海、北京等地的医生也可以在线上为患者提供诊疗。
在宁波云医院远程医学中心,患者通过视频可与医生进行诊疗。
“智”变推动经济转型
宁波云医院,在线上是一家虚拟医院,线下也搭建了一个医疗设备和服务平台,包括体检中心、医学影像中心、临床检验中心等。以体检为例,健康体检完成后,云医院会对体检报告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健康干预方案,客人可在线查看健康档案,或在线寻求医疗服务。
宁波云医院的主任医师方雯曼还向记者展示了一款智能医疗设备,专门针对慢性病患者设计,“患者只需在家使用设备测量身体状况,数据就会更新到个人健康档案,医生通过数据跟踪,将实时提供诊疗服务。”
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给这朵虚拟的“云”提供了一个保障,同时也实现了更为全面、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而作为一个现代化港口城市,宁波口岸的信息化建设,也带动了一批物流公司“无纸化”的转型。
宁波中远物流国际货运分公司副总张东亮介绍,自2014年上半年开始,公司便接受宁波国际物流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中文译作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支持,陆续与30余家合作企业通过EDI通道进行委托确认。
“原来大家通过传真或邮件附件来确认委托书,而开通EDI通道后,双方就可以在系统里直接对接订单,减少了中间的人工录入环节。”张东亮介绍,EDI通道是点对点的技术支持,一个通道只对一家企业服务。
宁波瑞隆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每个月会向中远物流发送200单左右的委托,全部的委托都在双方的EDI通道内进行,也保证了信息传播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