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车联网厂商的“奶酪”车载显示市场展望
苹果已经开始在车载系统布局巨变二:电容触控来了
中国汽车将迎黄金10年
韩国的LG Display也是瞄准了这块的市场,虽然其目前的市占率还比较的低,但是凭借IPS面板的强势, LG Display的发展势头还是很猛的。台湾的群创以及中华管映还有友达等面板企业,也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中国内地的面板企业,则主要是瞄准了公共汽车等市场的需求,不和日系等强势品牌竞争,也是非常的聪明的,总之全球的面板企业都在积极的瓜分车载显示器市场,目前来看日系企业走在了行业的前端,JDI和夏普就占据了多于50%的市场。
类似苹果等厂商,都是采用了全贴合的方案,将触控模组和液晶面板融合到了一起,这样不会影响画面的显示效果,并且让屏幕更加的轻薄,比如著名的In-Cell和OGS等技术,都是这种理念的产物。全贴合的技术可以让车载显示不在单单只能观看而不能操作,对于真正的智能汽车来说,一流的交互体验,绝对是重要的衡量指标。
接着我们来说说触控的情况。目前车载显示屏幕很多都采用电阻触控,这种触控的确够稳定,但是灵敏度可不够好,对于习惯了智能手机等设备的用户来说,适应车载显示那种上一个时代的触控感觉,还是挺闹心的。因此电容触控将会在汽车行业大面积的普及,这也是车载显示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所以屏幕和汽车的结缘,看来是避不可免了。其实这不仅仅是用户想看到的,也是汽车厂商愿意尝试的新趋势,对于面板厂商来说,更是求之不得。目前液晶面板行业总体呈现供大于求的情况,面板的价格持续下降,电视等传统的显示产品,利润率持续走低,让面板厂感到很大的生存危机,因此和汽车的合作,将使得面板企业焕发新的生机。由此可见汽车智能化,配置更好的屏幕,是一箭三雕的事情。
电容触控虽然不是什么新技术,但是由于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这个行业的变革也是非常的大。早期的电容触控,是在液晶面板的外面,再设置一层单独的触控模组,这样不仅增加了屏幕的厚度,还影响了画面的颜色以及对比度等诸多的表现,因此早起的电容触控屏会有一种灰蒙蒙的感觉。如今这种做法已经被抛弃了。
其次就是可视角度了,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如今的广视角屏幕非常的多。著名的有LG Display的IPS面板,其次还有效果也不错的三星PLS面板,友达的MVA面板以及内地京东方企业的ADS面板,这些面板都可以实现广视角的效果。还有就是分辨率的问题,如果说是10英寸的屏幕大小,目前的LTPS屏幕已经提供4K分辨率的效果,继续升级到20英寸屏幕的话,夏普的IGZO屏幕更是早已经做好准备。
汽车的智能化,屏幕和系统都是不能或缺的部分。系统的变革正在酝酿,各大汽车厂商也都表示支持,苹果发布汽车智能系统时,戴姆勒、通用汽车(GM)、本田技研工业等都表示将支持该系统。苹果预计2014年将有10多款汽车品牌投放iOS in the Car车型,配合优秀的屏幕表现和灵敏的触控体验,车载显示器将有新突破。特斯拉车型的屏幕就让人大感惊艳。
传统的车载液晶显示屏巨变四:全球都在努力
目前移动设备生态最完善,普及度最高的两大系统就是iOS和安卓,这两个系统的源头老大都是在积极的促进车载系统的发展,相信汽车系统系统的交互性,使用体验以及生态链的建立,将踏上快车道,加上其和目前移动设备的天然联系,汽车将和移动设备成为有机的综合体。
因此未来车载显示屏幕的升级,首先就要体现在效果上。第一就是颜色的表现,传统的车载显示采用TN屏幕,虽然这种屏幕足够的稳定,但是颜色表现单薄,因此配置颜色更好的屏幕,将是一个趋势。目前液晶行业最领先的颜色优化技术,就是量子点屏幕,其是在液晶面板和背光之间配置一层薄膜,这层薄膜可以优化显示的色彩效果,这种技术将有可能应用在汽车之上。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汽车不是早就已经配置屏幕了?未来的车载显示还能有什么样的变化?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我们以屏幕为中心,来谈谈车载显示将迎来的四大巨变。
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尤其在中国的势头方兴未艾,未来很可能还有十年的黄金期,汽车如何变化?智能化肯定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而智能化的硬件条件,就是汽车用油优异的显示效果和交互效果,如何提升目前车载显示的实力,就成为了各大面板企业的任务和动力。任务是如何将目前优质的液晶技术和汽车相结合,动力是汽车市场的成长,将带动面板企业迎来新的春天。因此可以说全球的面板企业都在努力,而欧美苹果和谷歌等企业,也在积极的为车载系统布局,相信车载显示会有大变革,并且智能汽车的时代不远了!
电阻触控的效果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