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http://www.cnwulian.net):抓住联网新机遇 智能建筑如何蝶变?
抓住联网新机遇 智能建筑如何蝶变?
2016-12-02 12:18 it168网站原创 作者: 厂商投稿 编辑: 上海分站0购买
【IT168 厂商动态】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概念的落地,数以亿计的传感器实现了大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和广泛性,智能建筑市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上下游生态链和营销模式受到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持续冲击,越来越多的新兴力量开始致力于部署蕴含商机的智能化行业。
面对变革,过去纯粹的部件厂商或将逐渐消亡。未来哪个企业紧跟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进行数据的深度挖掘并源源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尝试,哪个企业才能赢得未来。
顺应这样的趋势,2016年12月1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上海场)”在神旺大酒店拉开帷幕。作为本年度峰会的第四站,上海不仅在国际智能化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据竞争制高点,同时也是国内智能化建设的风向标。本次峰会的召开,可以说为智能建筑行业进一步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必要的桥梁。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是信息时代下的产物,以二者为首的信息传递方式给智能化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技术中心副总工赵济安在现场分享了智能工程建设的新目标。他表示,不管是从事研发、工程、设计还是服务的业内人士,都要明确互联网已经进入截然不同的空间和应用阶段。同时,他还向在场观众分享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带来的变革。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 技术中心副总工 赵济安
作为工业领域的大耗能产业,数据中心的出现满足了企业日益复杂的任务处理需求。但同时产生的巨大能耗和热量也成为困扰综合布线行业的棘手问题。罗格朗产品经理熊英给现场带来罗格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他表示,传统的冷却方式产生很大的风压,对电源管理造成了大量浪费。而罗格朗独特地通过运用冷通道解决方案,把需要的风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既达到了冷却目的,又能使能耗得到大幅降低。
▲罗格朗 产品经理 熊英
一般来说,我们衡量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程度时,并不是看建筑物的体积外观,也不是看内部装修好坏,而是看系统的适应性和配线能力。德特威勒数据中心专家季春海在现场阐述了综合布线系统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在智能的大背景下,智能建筑中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已经由传统的模拟方式向数字化转变。这种转变带来另外一种效果,即弱电系统从垂直发展变成了横向互联。”
▲德特威勒 数据中心专家 季春海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新建商用、住宅、政府办公、城市综合体等建筑集群将迅速扩张,未来几年智能建筑将迎来爆炸式增长。而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支持下,楼宇管理也必定迎来崭新的思路。TRIDIUM华东区销售经理蒋澄在峰会中分享了基于IoT的 BMS应用,他表示BMS技术不光解决了人机交互问题,更把社会的状态实时显示。同时也让更多的IT技术介入到楼宇当中。
▲TRIDIUM 华东区销售经理 蒋澄
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减少了中间环节和搜寻成本,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上海大学自动化教授赵哲身认为,互联网生态下,有四项技术非常重要,分别是:大数据、平台、云端和智能制造。同时,赵教授也就自己对国内62家从事能量管理平台、远程设备应用平台和节能改造企业深入调查的结果,作了精彩分享。
▲上海大学自动化 教授 赵哲身
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建筑与计算机网络息息相关的技术领域,它的每一步发展总是与它们密不可分。美国西蒙技术总监陈宇通在峰会中向大家介绍了ConvergeIT融合布线解决方案。 陈总监表示,融合布线面向的是智能建筑,西蒙ConvergeIT融合布线是一套智能楼宇布线解决方案,能实现多个楼宇智能子系统运行在单一的IT布线基础设施上。同时,他也在现场详细地分析了区域布线和远端布线。
▲美国西蒙 技术总监 陈宇通
智能家居是被寄予厚望的一块市场,研究机构Research and Market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未来五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和服务市场将每年以8%~10%的速度增长。然而,目前的智能家居并不“智能”,亟需新的技术支撑。在现场,瑞讯科技CEO竺敏以公司成功完成的“李府合院”为例,深入剖析了信息采集、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他表示“先进的控制系统和集成系统将推动智能家居的整体发展。”
▲瑞讯科技 CEO 竺敏
在峰会现场,现代设计集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瞿二澜也做了精彩分享。“智能建筑新标准GB 50314的制定,给智能化工程建设提供了可依可考的指标,将引领智能化系统新设计与新应用。”另外,瞿高工也表示,智能建筑中的各个单项标准和定期设计规范也将得到延伸和拓展。